5
配套政策,為企業提供“硬支持”
政府應在土地、資金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扶持,行業主管部門應嚴打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創造良好的行業發展環境
目前,廣東、山東等地已經相繼成立了一些椰子油生產企業,海南椰子油產業怎樣才能不走檳榔產業的老路,避免出現“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局面?
海南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設計研究所副所長吉建邦認為,這幾年海南檳榔產業“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其中的經驗值得借鑒。一個產業在發展初期,離不開政府的培育,目前椰子油產業的配套政策,尚是一片空白。政府應該在土地、資金、稅收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為企業在椰子及其相關加工產品的進出口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同時,行業主管部門應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擾亂市場秩序的不法行為,創造一個良好的行業發展環境。
海南昂生現代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滕飛,是從大宗油脂“轉型”做椰子油的一位創業者。公司成立前3年,他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發上,自主掌握了一套椰子油生產技術。“目前我們的業務量不大,主要是通過網絡進行銷售,消費群體以年輕人和中年女性居多。”滕飛認為,椰子油產業至少還有一個5年至10年的潛伏期。除了等待政府出臺一些優惠政策給予支持,海南椰子油生產企業更應專注于“練好內功”,生產出更多高品質的產品,這樣才能一步步積累下海南造椰子油的信譽和口碑。
6
開放思維,借“一帶一路”東風走出去
原料不足是椰子油產業發展的瓶頸,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設備是優勢,海南的椰子油生產企業可走出去進行技術輸出
據了解,2009年我省啟動“百萬畝椰林”工程,椰子種植遍布全島。不過,近年來隨著椰子加工產業的快速發展,椰子的產量遠遠滿足不了需求。據統計,我省年出產椰子2億多個,而椰子年需求量在26億個左右,90%的椰子依靠進口,原料不足是椰子油產業發展面臨的現實瓶頸。
“應該辯證地看待海南的椰子油產業,既看到它的優勢,也要看到它的不足。”吉建邦認為,經過20多年的累積,海南的椰子加工技術和生產設備,目前是全世界一流的。東南亞雖然椰子油產業規模大,但生產設備相對落后。海南出產的椰子,目前還不能“喂飽”椰子加工企業,但全國只有海南這一個“椰島”,海南出產的椰子油產品,具有天然的號召力。海南的椰子油生產企業發展壯大后,可依托國家“一帶一路”合作平臺,走出去進行技術輸出。
周福瓊對此表示贊同,“環南海的東南亞國家,種植了全世界80%的椰子,世界椰子主產區離我們并不遠,我們可以依托洋浦的‘中國—東盟椰子產業園’,借助洋浦保稅港區的區位、政策優勢,采取‘大進大出’的策略,發展椰子油產業。”他表示,一顆椰子,可以同時是椰汁、椰子油、活性炭的生產原料,采用產業園區模式集中發展椰子加工產業,可以實現原料隔墻供應,大大降低椰子加工原料在島內往返運輸帶來的二次物流成本。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為了防止同行“偷學技術”,海南為數不多的椰子油企業,生產車間幾乎都“謝絕參觀”。這個略帶神秘的新興產業,如何化解眼前難題,搶占新一輪發展機遇,壯大做強,值得期待。
?
?
相關鏈接:
海南持續開展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 標本兼治呵護綠水青山
海南5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冰激凌、綠豆冰沙上榜
圖視|海南農產品網上銷售額近3年年均增速達40%
海南貧困地區農民收入水平全國第六 同比提高7位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