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動真碰硬解決群眾訴求
立行立改刷新速度 舉一反三換來成效
“政府部門行動很快,油煙問題連夜解決,我們十分滿意。”8月17日,海甸二西路財銀小區居民林先生如是說。連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決策部署下,海口秀英、龍華、瓊山和美蘭四個區對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我省移交群眾舉報件立行立改,舉一反三,從石山鎮永烈山采石點、金盛達石材加工廠到香樟林商業街油煙排放……眾多涉及噪音、水和大氣的環保投訴問題被連夜整改,并形成長效管控機制,各級政府職能部門的密切配合和雷霆出擊,再一次刷新“海口速度”,換來“海口成效”,受到各界群眾好評。
秀英區:自查自改 摸清家底
“這兩個非法采石點取締得好!沒想到政府部門會下這么大力氣,徹底消除了我們的后患之憂。”石山鎮群眾周先生說,15日白天還看到轄區永烈山采石點繁忙的作業景象,結果16日開始,采石點突然變得靜悄悄,而且看到區、鎮兩級國土執法部門利用無人機等技術手段,對整片區域進行地毯式排查。至此大家才知道,永烈山非法采石點已被連夜搗毀,大家對政府職能部門快速有效的工作作風贊嘆不已。
連日來,秀英區政府針對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我省移交群眾舉報件所反映的問題快速部署,連夜行動,由區領導帶領的環保、城管、國土、公安等聯合執法隊伍深入一線,立行立改,通過取締、停業整頓、罰款等措施,有效整治了各類違規、違法行為,切實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環境權益。
17日,除繼續落實整改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我省移交群眾舉報件外,秀英區再次組織13個職能部門和鎮街開展舉一反三巡查工作。記者跟隨海秀街道和城管執法人員來到金橋大廈,工作人員排查出該大廈一樓“和味鮮小吃店”占用通道亂搭建廚房操作間,且該操作間未按要求封閉,未安裝油煙凈化設施和排煙管道,炸油條產生的油煙對旁邊小區住戶產生影響。現場,執法人員向經營者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并立即對亂搭建的鐵皮棚進行拆除,對于不符合食品操作規范和“三防”設施要求的行為,由食藥監部門指導經營者整改。
當天,秀英區有針對性地開展多項立行立改和舉一反三工作,如針對陽光西海岸小區居民飲用水安全問題,海秀街道辦、區水務局、環保局分別對龍墅灣小區等地的8家餐飲店、城市海岸小區、新海林場及烏蘭溫泉大酒店周邊的排污情況進行全面排查,共排查63個管口,發現烏蘭溫泉大酒店有雨水污水管道混接,偷排污水行為,目前,該酒店已經完成雨污水管分流的整改工作。
針對城市海岸小區前有拉鋼筋、水泥大貨車通過,噪聲污染影響周邊群眾生活的舉報件,秀英區第一時間組織交警大隊進行巡查整治,并連夜在長怡路藍海路口查獲3輛運輸鋼筋車輛、2輛渣土車,對超載駛入長怡路的車輛一律依法查扣,對其他重型車輛,一律盤查,要求更改路線,同時要求鋼材市場主動與其客戶和運輸單位對接,更改運輸路線。
經過全面的調查摸排,秀英區共排查出91個問題,并當場開展整改工作,17日當天已完成整改45個,其他46個問題均已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目前正在加緊整改中。
此外,秀英區已經對各鎮街、水務、農林、環保等相關部門動員部署,并制定了全區自查工作方案,要求各單位切實把本部門、本行業的工作重點,全面認真排查,摸清家底,變被動為主動,以點帶面,查短板、補漏洞,并建立長效機制。
龍華區:全面梳理排查 不留盲區死角
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進駐我省以來,龍華區收到多批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我省移交群眾舉報件,如金碧大地豪庭業主投訴毛絮污染、香樟林商業街油煙擾民和坡博村拆遷揚塵污染等,區委、區政府本著對人民群眾負責的態度,或連夜執法取締,或責令停業、監督整改,以立竿見影的整治效果給予群眾滿意答復。
“他們連夜就來了,之后的幾天一直有人在現場督辦,影響大家生活的油煙管道已經改接到小區外方向,徹底解決了我們的訴求。”海墾路香樟林小區業主李小姐欣慰地說,看到區領導和各職能部門人員汗流浹背地進行整治,小區居民被深深打動,“為這些好干部點贊。”
為達到治標治本的長效整治效果,龍華區不只強調一時整治,還采取“回頭看”和舉一反三的工作方法,對現有問題持續跟蹤查辦,對類似問題進行全域排查,并于16日晚連夜展開部署,各職能部門、鎮和街道迅速制定舉一反三工作方案。
目前,龍華區已經把5月份以來海口12345政府服務熱線涉及環保類的461件辦件全部梳理出來,要求全區相關職能部門以及五鎮六街,緊緊圍繞投訴率較高的噪音污染、油煙污染等重點問題,一一進行重點排查。區環保、城管、水務等職能部門與鎮街條塊結合,落實職責范圍內的排查核實工作,充分發揮網格員、志愿者和群眾的力量,確保排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區。
截至17日下午4時,全區11個鎮街、126個村(居)以及14個相關職能部門共出動2963人次,對542個點位進行排查,發現存在問題249個,當場完成整改204個,限期完成整改45個。
針對投訴率較高的共性問題,相關職能部門進一步制定整改方案。如區城管局將建24小時快速處置隊伍,重點加強噪音巡查管控,設立24小時投訴電話;區水務局將聯合鐵漢公司對龍珠灣等水體及周邊環境進行整治,開展清理故障油船、廢棄船只、水面漁民浮橋的工作;區農林局將對全區摸排發現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專業戶養殖點、禁養區內的養殖場,進行強化整改……
瓊山區:立行立改 抓出實效
“政府部門速度很快,而且執法嚴明,效果很好。”17日上午,瓊山區甲子鎮新民墟群眾李先生告訴記者,當地的水泥制品廠存在已久,每天加工生產過程中噪音不斷,給大家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看到執法人員將設備貼上封條,責令老板立即停業整頓,我們心里都有了底。”李先生說道。
為徹底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瓊山區采取了大量切實有效的整治措施,并針對每一個舉報件舉一反三,組織各職能部門全區排查。對于每一個群眾舉報件,瓊山區堅持第一時間行動、第一時間辦理、第一時間回應的原則,區領導連夜開會部署,迅速趕赴現場督辦,并明確“快辦快結、邊查邊改”原則,確保整改到位,目前,瓊山區先后快速解決了鐵橋110KV變電站、海航城環衛停車場存在異味、甲子鎮紅磚廠破壞生態環境等一批在大氣污染、水污染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實實在在的整改成效贏得了廣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此外,圍繞涉及全區的20個環境突出問題,區領導主動下沉基層,踐行一線工作法,在全區范圍內全面開展生態環境保護自查自糾工作,按照立行立改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切實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17日當天,瓊山區環保、住建、水務、城管、食藥監等職能部門共出動280多人,回訪24個已經處理的舉報件,經排查,其中完成整改22家,未整改到位2家。另對轄區內的192個物業小區開展了巡查,主要加強對噪音、油煙污染等方面的防控;查處50個違反環保要求的店鋪、企業,并分別采取責令整改和關停措施。
美蘭區:舉一反三 全域摸排
“養豬場被連夜取締了,再也沒有糞便味了。”美蘭區靈山鎮用楠村居民林阿姨高興地說,此前這里的養豬場有200頭豬,糞便氣味充斥在空氣中,令人作嘔,區政府對此高度重視,連夜開展整治,如今豬舍已經拆除,地面也進行了恢復,空氣好多了。
17日上午,記者隨同區執法人員來到靈山鎮用楠村再次檢查時,當地群眾對執法人員表示感謝,原來,此前該村有一家養殖了200多頭豬的養豬場,城管執法人員用了不到一天時間便把問題解決了,立行立改的工作作風令群眾滿意。“我們會經常回來巡查,對于破壞環境的違法行為,發現一宗,處理一宗,歡迎大家隨時舉報。”城管執法人員現場向村民們表示。
上述場景只是美蘭區高效處理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我省移交群眾舉報件效果的一個縮影。17日,美蘭區城管、水務、環保等多個部門展開合作,對轄區內處理過的涉噪音、水和大氣等環保投訴問題進行“回頭看”,同時對可能存在上述問題的場所進行全域排查,發現問題立即整治。
“之前,我們這里的油煙味很重,現在已經什么味兒都沒有了。”當執法人員再次來到海甸二西路“蝦客行”餐廳檢查整治效果時,財銀小區業主林先生主動上前夸贊,他說,以前一到飯點就受到油煙困擾,現在這個問題被徹底解決了,大家都很開心,“政府很重視百姓的關切,而且行動快,效果好。”
17日,美蘭區在“回頭看”和舉一反三巡查整治工作中,共對224個涉水、油煙、噪音和建筑垃圾等環保問題進行了查看,其中涉及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我省移交群眾舉報件問題,已經取得明顯整治效果,獲得群眾一致好評,同時,各職能部門對巡查中發現的同類問題也全面采取整治措施。
記者 陳延鵬
(海口網8月18日訊)
?
相關鏈接:
海口12345熱線為市民排憂解難 反應速度快獲點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