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學子連續4年支教海南山區
每年都有新的支教隊員加入
支教團的大學生在給孩子們上課。(采訪對象供圖)
“老師,謝謝你。”8月16日上午,12歲的符永彬將做完的算術題一把塞進鄧成杞的手心,密密匝匝的數字旁多了一行歪歪扭扭的字,讓19歲的鄧成杞差點紅了眼圈。這是浙江大學啟夢支教團今年來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灣嶺小學開展暑期支教活動的第十二天,也是他們在這條支教路上走過的第四個年頭。自2014年起的每個夏天,這支由浙大瓊籍學生牽頭組成的支教團都會如約而至,在海南山區傳遞著支教的接力棒,也為孩子們開啟另一扇窗。
大學生支教團
讓農村娃的暑假不再無聊
“喂,你怎么了?”8月16日下午3點,“旺仔老師”雙目緊閉地躺在課桌上,“青蛙老師”立即俯身試探呼吸和口腔狀況,在雙手呈十指交叉狀作勢在其胸部快速按壓數次后,“旺仔老師”噌地一下坐了起來,惹得圍聚在一旁的孩子們頓時哄堂大笑。這是一堂自然科學課,來自浙江大學醫學專業的“青蛙老師”楊德馨正在教二三年級的孩子們學習“心肺復蘇”急救知識,另一名支教老師季俊濤則臨時充當起“傷員”。
語文、數學、自然科學、童話鑒賞、手工……每天5節課涵蓋常規科目及個性課程,這個由19名浙大學子組成的支教團利用實驗、圖片、板書等豐富的教學方式,讓116個農村娃的暑假變得充實而有意義。
四年接力
忙于支教“過家門而不入”
19歲的鄧成杞是澄邁人,8月5日中午從浙江回到海南后并沒有回家,而是直奔位于瓊中的支教點。去年剛剛考入浙大計算機學院的鄧成杞,從學長學姐那兒聽說了暑假來瓊支教的計劃后,當即選擇報名參加。
19歲的季俊濤則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浙江人。采訪中,一群八九歲的孩子常常一頭扎進季俊濤的懷里,惹得他不住“吐槽”太黏人,嘴角卻是止不住的笑意。雖然相處不到半個月,孩子們卻早已和這幫哥哥姐姐們打成了一片。
“給孩子們上完課后,我們得自己做飯吃,晚上還要抽出時間備課。”洗不了熱水澡、沒有Wi-Fi、沒有娛樂設施……雖然支教的條件艱苦,鄭勁崢卻因為牽掛孩子們,今年又一次來到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山村。
像這樣的“暑假之約”,至今已是第四個年頭,每年都有新的支教隊員加入,這群海南中部山區的孩子們也成為一代代浙江大學啟夢支教團長久的眷念。
?
相關鏈接:
浙大博士生科考歸來 帶來海底3000米禮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