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著力改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通過發展設施農業,完善農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裝備能力,讓農產品逐步擺脫自然條件的束縛和限制,實現規?;l展和集約化生產。
眼下正是火龍果大量上市的時候,吉安縣錦源村村民曾春英的火龍果基地每天都有大量游客前來采摘。從2011年的3畝試驗地發展成如今的150畝產業園,曾春英說這得益于設施農業的推廣。火龍果是熱帶水果,在江西種植必須搭建大棚,否則到了冬天就會凍死。針對這種情況,政府對曾春英進行每平方米12塊錢的補貼,一個大棚可以補貼2200塊錢。曾春英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刨去人工、各種設施原材料成本等開支,每畝年純收入在3萬元以上。
設施農業不僅抗風險能力強,而且生產出來的農產品產量高、品質好。李志超是一家生態農業企業的技術員,公司準備在吉水縣投資休閑農業時,他就建議所有果蔬項目都要安裝連棟大棚。李志超解釋說:“外界的部分病蟲害可以完全把它隔離開,這是第一個原因;第二個,我們的商品性也比較好一點;第三個,我們能夠提早15-20天上市,這樣的話我們的價格就比較好一些?!痹O施栽培是露天種植產量的3.5倍,經濟效益特別可觀。
設施農業帶來的不僅僅是農民越來越鼓的腰包,還使他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樟樹市劉公廟鎮,當地農民正在探索農光互補的種植模式。記者看到,一千多畝的基地上,架設不同透光率的太陽能電池板,不僅能實現反季種植、精品種植、高效種植,光伏發電還可以并網出售,增加收入。
劉公廟鎮光伏電站副站長李永生告訴記者:“現在主要是種芝麻和西瓜,一畝產值有3000元左右。此外,我們太陽能互補這一塊一年產值有3000萬元左右。”
為加快推進設施農業建設,江西整合“菜園子”專項資金、種植結構調整補貼資金等惠農政策,扶持帶動設施農業生產規模的逐步擴大。依托正在各地推進的“百縣百園”項目,全省著力完善經濟作物基礎設施,建設智能溫室大棚、噴灌、滴灌等設施,進一步改善水電路網等基礎條件。目前,全省農業園區設施農業面積占30%,農產品生產標準化、規?;孛娣e達60%,近30個園區建成物聯網,實現了遠程監控和技術指導。
截至目前,江西全省已選派17094個工作隊、42735名干部進駐16808個村開展幫扶工作,安排落實26萬結對幫扶責任人,他們傾心、傾情、傾力,他們真扶貧、扶真貧的責任擔當,推動著江西脫貧攻堅工作扎實前行。
為了讓“八一”這個獨一無二的紅色文化記憶固化在城市的血液中,讓曾經淹沒在高樓大廈之間的眾多革命舊址作為一種信仰的圖騰刻在人們的心間,南昌市花重金對八一起義紀念館、八一起義總指揮部舊址、葉挺指揮部舊址、賀龍指揮部舊址、朱德舊居和朱德軍官教育團舊址等一批紅色革命舊址進行修繕改造。
通過抓住科技成果轉化這個“牛鼻子”,江西打通了農村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最后一公里”。2016年,全省選派了1216位科技人員,組成204個科技特派團開展富民強縣技術服務,共推廣先進農業生產技術556項,轉化科技成果45項,提升了科技對現代農業發展的引領和支撐能力。
黨支部書記舒占初告訴記者:“我們有六任支部書記的傳承,在每任支部書記離任以后,跟下一任支部書記都要交代,要把黨員管好,讓黨員起到先鋒模范作用,與普通的群眾不同?!?/p>
“保姆+”服務使得企業落戶安心。今年上半年,德安縣重大項目建設整體推進較快,在引進的35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中,有26個項目已經開工。
相關鏈接:
江西尋烏鐵腕治水守護東江源紀實之二: 河長呵護青山綠水?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