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薛世杰在廈門中山路拍攝城市夜景。
1987年出生的薛世杰是一位廈門老照片的資深收藏者。10年前,老家在福建上杭的薛世杰來到廈門創(chuàng)業(yè),喜愛攝影的他經常在工作之余拿著相機穿行于廈門的大街小巷,紀錄城市的發(fā)展變遷。2011年,薛世杰無意間在網(wǎng)上接觸到廈門的老照片,出于興趣開始通過網(wǎng)上拍賣、藏家手上購買等方式進行廈門原版老照片收藏,并著手通過老照片研究廈門歷史。從購買第一張廈門老照片開始,如今他已收藏4000余張廈門老照片。 “原版照片具有不可思議的細節(jié),能讓觀賞者直觀地感受廈門歷史的變遷。”薛世杰說,“老照片不僅有研究價值,更有文物價值、藝術價值,并且老照片不會說謊。” 薛世杰一邊收藏廈門老照片,一邊對這些資料進行整理研究,并將研究成果利用新舊照片對比的方式在他創(chuàng)辦的微博、微信公眾號上進行展示分享。同時,他還舉辦了多場老照片專題展,讓更多人了解廈門的發(fā)展歷程。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8月16日,薛世杰在家中觀看一張廈門鼓浪嶼老底片。
1987年出生的薛世杰是一位廈門老照片的資深收藏者。10年前,老家在福建上杭的薛世杰來到廈門創(chuàng)業(yè),喜愛攝影的他經常在工作之余拿著相機穿行于廈門的大街小巷,紀錄城市的發(fā)展變遷。2011年,薛世杰無意間在網(wǎng)上接觸到廈門的老照片,出于興趣開始通過網(wǎng)上拍賣、藏家手上購買等方式進行廈門原版老照片收藏,并著手通過老照片研究廈門歷史。從購買第一張廈門老照片開始,如今他已收藏4000余張廈門老照片。 “原版照片具有不可思議的細節(jié),能讓觀賞者直觀地感受廈門歷史的變遷。”薛世杰說,“老照片不僅有研究價值,更有文物價值、藝術價值,并且老照片不會說謊。” 薛世杰一邊收藏廈門老照片,一邊對這些資料進行整理研究,并將研究成果利用新舊照片對比的方式在他創(chuàng)辦的微博、微信公眾號上進行展示分享。同時,他還舉辦了多場老照片專題展,讓更多人了解廈門的發(fā)展歷程。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8月16日,薛世杰在廈門中山路一邊拍照,一邊進行新老照片對比研究。
1987年出生的薛世杰是一位廈門老照片的資深收藏者。10年前,老家在福建上杭的薛世杰來到廈門創(chuàng)業(yè),喜愛攝影的他經常在工作之余拿著相機穿行于廈門的大街小巷,紀錄城市的發(fā)展變遷。2011年,薛世杰無意間在網(wǎng)上接觸到廈門的老照片,出于興趣開始通過網(wǎng)上拍賣、藏家手上購買等方式進行廈門原版老照片收藏,并著手通過老照片研究廈門歷史。從購買第一張廈門老照片開始,如今他已收藏4000余張廈門老照片。 “原版照片具有不可思議的細節(jié),能讓觀賞者直觀地感受廈門歷史的變遷。”薛世杰說,“老照片不僅有研究價值,更有文物價值、藝術價值,并且老照片不會說謊。” 薛世杰一邊收藏廈門老照片,一邊對這些資料進行整理研究,并將研究成果利用新舊照片對比的方式在他創(chuàng)辦的微博、微信公眾號上進行展示分享。同時,他還舉辦了多場老照片專題展,讓更多人了解廈門的發(fā)展歷程。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8月18日,薛世杰在他舉辦的“廈門·廈門”老照片展上布置。
1987年出生的薛世杰是一位廈門老照片的資深收藏者。10年前,老家在福建上杭的薛世杰來到廈門創(chuàng)業(yè),喜愛攝影的他經常在工作之余拿著相機穿行于廈門的大街小巷,紀錄城市的發(fā)展變遷。2011年,薛世杰無意間在網(wǎng)上接觸到廈門的老照片,出于興趣開始通過網(wǎng)上拍賣、藏家手上購買等方式進行廈門原版老照片收藏,并著手通過老照片研究廈門歷史。從購買第一張廈門老照片開始,如今他已收藏4000余張廈門老照片。 “原版照片具有不可思議的細節(jié),能讓觀賞者直觀地感受廈門歷史的變遷。”薛世杰說,“老照片不僅有研究價值,更有文物價值、藝術價值,并且老照片不會說謊。” 薛世杰一邊收藏廈門老照片,一邊對這些資料進行整理研究,并將研究成果利用新舊照片對比的方式在他創(chuàng)辦的微博、微信公眾號上進行展示分享。同時,他還舉辦了多場老照片專題展,讓更多人了解廈門的發(fā)展歷程。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8月18日,薛世杰(左一)在他舉辦的“廈門·廈門”老照片展上向觀眾介紹展出作品。
1987年出生的薛世杰是一位廈門老照片的資深收藏者。10年前,老家在福建上杭的薛世杰來到廈門創(chuàng)業(yè),喜愛攝影的他經常在工作之余拿著相機穿行于廈門的大街小巷,紀錄城市的發(fā)展變遷。2011年,薛世杰無意間在網(wǎng)上接觸到廈門的老照片,出于興趣開始通過網(wǎng)上拍賣、藏家手上購買等方式進行廈門原版老照片收藏,并著手通過老照片研究廈門歷史。從購買第一張廈門老照片開始,如今他已收藏4000余張廈門老照片。 “原版照片具有不可思議的細節(jié),能讓觀賞者直觀地感受廈門歷史的變遷。”薛世杰說,“老照片不僅有研究價值,更有文物價值、藝術價值,并且老照片不會說謊。” 薛世杰一邊收藏廈門老照片,一邊對這些資料進行整理研究,并將研究成果利用新舊照片對比的方式在他創(chuàng)辦的微博、微信公眾號上進行展示分享。同時,他還舉辦了多場老照片專題展,讓更多人了解廈門的發(fā)展歷程。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8月22日,薛世杰在家中制作新老廈門對比照片。
1987年出生的薛世杰是一位廈門老照片的資深收藏者。10年前,老家在福建上杭的薛世杰來到廈門創(chuàng)業(yè),喜愛攝影的他經常在工作之余拿著相機穿行于廈門的大街小巷,紀錄城市的發(fā)展變遷。2011年,薛世杰無意間在網(wǎng)上接觸到廈門的老照片,出于興趣開始通過網(wǎng)上拍賣、藏家手上購買等方式進行廈門原版老照片收藏,并著手通過老照片研究廈門歷史。從購買第一張廈門老照片開始,如今他已收藏4000余張廈門老照片。 “原版照片具有不可思議的細節(jié),能讓觀賞者直觀地感受廈門歷史的變遷。”薛世杰說,“老照片不僅有研究價值,更有文物價值、藝術價值,并且老照片不會說謊。” 薛世杰一邊收藏廈門老照片,一邊對這些資料進行整理研究,并將研究成果利用新舊照片對比的方式在他創(chuàng)辦的微博、微信公眾號上進行展示分享。同時,他還舉辦了多場老照片專題展,讓更多人了解廈門的發(fā)展歷程。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8月22日,薛世杰在家中觀看他的微信公眾號“視覺廈門”瀏覽數(shù)據(jù)。
1987年出生的薛世杰是一位廈門老照片的資深收藏者。10年前,老家在福建上杭的薛世杰來到廈門創(chuàng)業(yè),喜愛攝影的他經常在工作之余拿著相機穿行于廈門的大街小巷,紀錄城市的發(fā)展變遷。2011年,薛世杰無意間在網(wǎng)上接觸到廈門的老照片,出于興趣開始通過網(wǎng)上拍賣、藏家手上購買等方式進行廈門原版老照片收藏,并著手通過老照片研究廈門歷史。從購買第一張廈門老照片開始,如今他已收藏4000余張廈門老照片。 “原版照片具有不可思議的細節(jié),能讓觀賞者直觀地感受廈門歷史的變遷。”薛世杰說,“老照片不僅有研究價值,更有文物價值、藝術價值,并且老照片不會說謊。” 薛世杰一邊收藏廈門老照片,一邊對這些資料進行整理研究,并將研究成果利用新舊照片對比的方式在他創(chuàng)辦的微博、微信公眾號上進行展示分享。同時,他還舉辦了多場老照片專題展,讓更多人了解廈門的發(fā)展歷程。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這是薛世杰制作的廈門鼓浪嶼八卦樓一帶同一角度不同時期的新舊對比照片。
1987年出生的薛世杰是一位廈門老照片的資深收藏者。10年前,老家在福建上杭的薛世杰來到廈門創(chuàng)業(yè),喜愛攝影的他經常在工作之余拿著相機穿行于廈門的大街小巷,紀錄城市的發(fā)展變遷。2011年,薛世杰無意間在網(wǎng)上接觸到廈門的老照片,出于興趣開始通過網(wǎng)上拍賣、藏家手上購買等方式進行廈門原版老照片收藏,并著手通過老照片研究廈門歷史。從購買第一張廈門老照片開始,如今他已收藏4000余張廈門老照片。 “原版照片具有不可思議的細節(jié),能讓觀賞者直觀地感受廈門歷史的變遷。”薛世杰說,“老照片不僅有研究價值,更有文物價值、藝術價值,并且老照片不會說謊。” 薛世杰一邊收藏廈門老照片,一邊對這些資料進行整理研究,并將研究成果利用新舊照片對比的方式在他創(chuàng)辦的微博、微信公眾號上進行展示分享。同時,他還舉辦了多場老照片專題展,讓更多人了解廈門的發(fā)展歷程。
新華社發(fā)
?
相關鏈接:
【鷺島風華】綠色發(fā)展的廈門答卷 生態(tài)和經濟“兩手硬”?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wǎng)所有。未經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