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每天住高檔小區,卻是吃著榨菜和辣椒度日;每天做“公檢法”體面的工作,卻是圍擠一窩、大門不出;每天按“劇本”不斷更新劇情,卻是為了騙人轉賬……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溫州警方披露“打包”押解44名電信詐騙嫌疑人回國深層原因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7-08-28 08:50

      原標題:技術反制預測預防預警能力顯增

      每天住高檔小區,卻是吃著榨菜和辣椒度日;每天做“公檢法”體面的工作,卻是圍擠一窩、大門不出;每天按“劇本”不斷更新劇情,卻是為了騙人轉賬……

      這正是令人憎惡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

      8月24日,由公安部、浙江省公安廳牽頭,浙江警方展開一場跨國大押解,當天21時許,44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乘坐一架中國民航包機,被我國公安機關從馬來西亞“打包”押解至溫州。這是去年以來,溫州警方第三次大規模組織警力包機集中押解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

      44名電信詐騙嫌疑人均為中國籍,涉及國內多個省份的70余起特大冒充公檢法類跨境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涉案金額高達1000余萬元。

      溫州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長羅杰向《法制日報》記者介紹說,近兩年來,溫州公安從電信詐騙的作案環節入手,依托溫州市公安局合成作戰中心和市反詐騙中心,強化“打規模、打環節、聚焦點”思路,深化全環節合成打擊,全力提升新型犯罪打擊成效,破獲部督專案和抓獲歸案百人以上團伙4個,破獲案件1000余起,涉案金額上億元,公安部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研判中心因此設在溫州。

      專案小組巧抓漏網之魚

      今年以來,全國多地公安機關接到群眾報警,稱被公檢法工作人員詐騙,主要受害人集中在浙江溫州、金華。5月以來,溫州市公安局合成作戰中心和市反詐騙中心經縝密偵查,發現一批藏匿在馬來西亞境內的電信詐騙窩點。

      溫州警方立即與馬來西亞警方取得聯系,商請馬警方協助調查。5月26日,馬警方在馬六甲州發現部分涉案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21名。

      今年6月6日,在公安部、浙江省公安廳的部署下,溫州、金華兩地警方抽調民警,由公安部刑偵局副局長陳小坤率隊組成赴馬來西亞專案組,與馬來西亞警方合作展開全面的專案偵查工作。溫州公安派出以刑偵支隊副支隊長張杰爾為負責人的專案組。

      7月13日,我國專案組警察經過一個多月偵查,聯合馬來西亞警方先后開展集中收網行動,馬來西亞境內雪蘭莪州和柔佛州兩處電信詐騙窩點被搗毀,抓獲犯罪嫌疑人27名,繳獲電話座機、電腦、語音網關、對講機、詐騙劇本、銀行卡等一大批作案工具。

      據了解,這是浙江警方首次赴馬來西亞調查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在異國他鄉,除了語言不通外,最大難題是在當地沒有執法權。加之此次行動時正值當地傳統齋月期間,很多行動受限,上次行動后的“漏網之魚”已有了戒備,行動非常隱秘,增加了抓捕難度,但辦案民警還是鍥而不舍尋找辦法,通過實地勘察找到窩點。

      詐騙分子生活簡陋,柔佛窩點設在一棟別墅里,外觀等硬件設施良好,有泳池等,但屋內沒有床,團伙人員均席地而睡,環境臟亂,食宿、詐騙等都在別墅內完成。

      溫州市公安局副局長王造介紹說,溫州警方駐馬來西亞工作組在公安部和駐馬大使館的指導和協調下,多次與馬來西亞政府溝通,終于取得馬方配合,將該案全部犯罪嫌疑人中的44名押回中國大陸依法處理。

      各個“分團伙”專業化合作

      當前高發的冒充“公檢法”案件,具有犯罪窩點設在境外、租用網絡IP線路、境內招募施騙人員、在臺灣專業轉賬洗錢等特點。

      溫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副支隊長柯海鷗分析說,由于此類案件中犯罪團伙與事主背對背,偵查存在一定客觀難度。當前境外電信詐騙犯罪窩點并非傳統意義上的“聚人施騙”,而是由多個分工極為明確、責任相對專業的“分團伙”構成,各“分團伙”之間可能是隸屬關系,也可能為互利互惠關系,還有可能是單項服務關系。

      柯海鷗進一步介紹說,在整個施騙過程中,各個“分團伙”通過即時聊天工具、網絡電話專用分機等互相溝通,呈現出專業化強、組織化高等特點,這也是直接導致被害人對詐騙者的話術深信不疑、錢款被快速多次轉移提現、通聯軌跡難以溯源認定等情況的主要原因。

      記者了解到,該起詐騙團伙的角色分工可以細分“金主”,話務窩點合伙人、施騙人員、技術人員、設備提供者、線路提供者,收販銀行卡團伙,專業洗錢轉賬公司。話務窩點的每個分工組處都構成一個“分團伙”。

      警方初步調查發現,這些詐騙窩點分屬幾個不同組織,但模式差不多,幕后“金主”和管理層基本都是臺灣籍,基層“話務員”多是大陸籍,以福建籍為主,其中女性多為話務員。

      “金主”就是整個電信詐騙犯罪話務窩點的實際出資人,遙控指揮整個詐騙過程,從“地下錢莊”直接獲取詐騙所得。每個話務窩點會有兩至三名合伙人,受雇于“金主”,主要負責承租房屋、管理、培訓施騙人員、聯系“水房”“蛇頭”、線路商等人員,依據所騙錢款數額獲取提成。

      “話務員”的管理很嚴格,身份證和手機都要被沒收,平時只能用粉紅色的電話機與外界聯系,由一線、二線、三線三個層級構成。

      一線冒充電信、移動客服,告知受害人身份信息被泄露,攻破受害人第一道信任防線;二線冒充民警,以涉嫌洗黑錢、包裹涉毒為由,加速受害人的恐慌;三線冒充檢察官,利用假的逮捕令恐嚇受害人,達到詐騙目的。

      在這次查獲的詐騙窩點,警方發現了新的詐騙腳本,詐騙對象是買了健康保險的人群,詐騙目標精準到令人咂舌。第一步:冒充醫院人員打電話核實被害人就診記錄;第二步:繼續冒充醫院工作人員,告知被害人涉嫌騙保;第三步:冒充保險公司理賠人員,告知被害人要強制停掉醫保卡,不再享受“五險一金”。

      辦案民警分析說,很多受害人聽到將影響到“五險一金”,就會特別緊張,這讓騙子有了進一步誘騙的機會。接下來的套路就是提出驗證賬戶安全,要被害人在網上操作,轉賬到安全賬戶等。

      反詐中心實現源頭封堵

      8月24日下午,公安部刑偵局副局長陳小坤為溫州警方頒發“公安部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研判中心”銘牌,溫州市反詐中心主任、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支隊長金斌華接收牌匾。

      研判中心的成立,為全國偵辦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提供技術支撐,同時承擔境內外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研判、偵查和取證工作,有助于提升浙江省以及全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活動的整體能力和水平。

      金斌華介紹說,去年以來,溫州市公安局優化打擊戰法,在公安部和浙江省公安廳的直接指揮下,先后偵破部督“6·24”“2·20”“7·15”等特大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歸案詐騙分子300余名,得到上級肯定、群眾認可,溫州經驗在全國推廣。

      今年,溫州市反詐中心踐行“云上公安,在線警務”第一戰略,積極探索“在線反詐”模式,預測、預防、預警能力顯著增強。1月至8月,全市受理電信詐騙案件、涉案金額分別同比下降29%、26%,止損4131萬元,環比上升22%。

      溫州市反詐中心去年5月就制定涉案號碼嫌疑指數模型,進行電話回訪案中止付。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反制體系,通過與互聯網企業深度合作,建設溫州反詐工作平臺,對詐騙電話信令溯源、源頭封堵,截取撥打溫州本市手機用戶信息,實現數據的多元化、精準化。平臺在打擊境外冒充公檢法詐騙團伙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輔助馬來西亞窩點的落地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溫州反詐中心建立了一支專業回訪隊伍,通過學習培訓詐騙“劇本”,有針對性地進行電話回訪,根據對方提供信息快速反應、及時攔截。通過三層濾網作用確保回訪到人、攔截到點、勸阻到心。

      據統計,溫州今年共發生冒充“公檢法”詐騙案件325起,同比下降68.99%;涉案金額890余萬元,同比下降79.82%,大金額案件控案成效較好,此外在10萬元至50萬元案件中,金額降幅全省領先。

      為了阻截電信詐騙源頭,浙江省公安廳成立浙江省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偵辦平臺,建立互聯網詐騙電話源頭阻截系統,保持與省通信管理局、三大運營商等部門技術溝通交流暢通,建立反制模型,技術反制取得顯著成效。

      在8月24日的這起電信詐騙案發布會上,浙江省公安廳副廳長劉靜通報稱,今年1月至7月,浙江省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等新型侵財案件21881起,同比增長42.88%,打處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人數居全國第一。(記者王春 通訊員湯宇潔)?

    ?

    ?

    相關鏈接:

    溫州:華裔少年“尋根”學藝
    浙江:在逃10年命案嫌疑人經多方協調從柬埔寨被遣返回溫州
    海口溫州商會開展部署“大研討大行動”活動會議
    溫州突擊檢查青蟹經營戶 65元1斤青蟹繩子重3兩

    ?

    相關鏈接:
    溫州突擊檢查青蟹經營戶 65元1斤青蟹繩子重3兩
    浙江:在逃10年命案嫌疑人經多方協調從柬埔寨被遣返回溫州
    溫州:華裔少年“尋根”學藝
    [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施歌] [編輯:胡愷睿]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