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候鳥人才開發潛力巨大,省人才辦統計數據顯示:
1.4萬余名候鳥人才海南展身手
引進和使用候鳥人才,是海南全面推進人才強省戰略的重要內容。記者今天從海南省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省人才辦)獲悉,今年2月份不完全調查統計顯示,全省共有14174名候鳥人才被挖掘使用,其中有2690人是高層次候鳥人才。
候鳥人才作為海南獨特的人才現象,目前在全省行業分布、所做貢獻等情況如何?2017年初,海南省人力資源開發局開展全省候鳥人才首輪征集和調查活動,在前期調研和后期大規模征集活動的基礎上,對征集到的千余名候鳥人才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樣本分析結果顯示,海南候鳥人才主要來自于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來源廣泛,其中又以北京、黑龍江、河南、河北等地居多。
“候鳥人才雖然已在海南遍地開花,但畢竟人才的發掘和使用才剛剛起步。”海南省人力資源開發局(省就業局)局長趙微坦言,候鳥人才在使用的過程中還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問題,例如在用工方式、工作時間、績效考核等方面,而且每年來瓊的候鳥人才數量變化較大,數據的完整性和規范性上存在不足。
為了讓候鳥人才更好地發揮作用,2016年,海南省人力資源開發局建設了“海南候鳥人才服務網”,對全省候鳥人才登記入網。候鳥人才服務網除采集候鳥人才信息外,還與企事業單位聯動,公布企事業單位的工作崗位需求信息,為候鳥型人才供需對接搭建平臺。截至目前,已經在冊登記的候鳥人才為781人,其中碩士以上學歷的候鳥人才占33.33%。
“接下來我們將不斷完善海南候鳥人才服務網的功能,提升網站使用便利性,使之成為候鳥人才與企業互動交流的平臺,充分發揮其在人崗匹配效率的作用。”趙微說。
針對候鳥人才大部分為60歲以上的老人,存在就醫結算不方便的情況,2016年9月,海南異地就醫結算范圍實現省級統籌區全國覆蓋(除港澳臺地區),海南的異地就醫結算范圍全國最廣。“這就解決了候鳥人才異地看病不能報銷的后顧之憂,讓候鳥人才安心留在海南,發揮余熱。”海南省社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2017年1月,在海南出臺的《關于充分發揮“候鳥型”人才作用的意見》中,明確了候鳥型高層次人才及科技創新團隊在服務期間的優惠政策,為候鳥人才做好相關保障工作。
我省為候鳥人才提供4方面優惠政策
保障候鳥型高層次人才及其團隊在科技項目立項、科研成果轉化、人才項目申報、重大獎項參評等方面享受我省同類人才相關待遇。
加大對候鳥型人才工作經費的保障力度,支持用人單位在公用經費或成本費中列支候鳥型人才聘用費用,通過績效評估方式對引才成績突出的用人單位、社會組織進行獎勵。
全面提升候鳥型人才服務水平,將候鳥型高層次人才代表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直接聯系專家范圍,完善我省與全國各省區市醫保異地就醫結算業務,支持人才中介機構建立候鳥型人才服務平臺等。
規范候鳥型人才合同化管理,通過建立勞務關系,明確用人單位和候鳥型人才之間的責權利關系,保障候鳥型人才服務期間的應有權益。
(省人才辦整理提供)
?
相關鏈接:
開學在即 “小候鳥”開始陸續返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