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
虛假包裝讓學員買衣理發,朋友圈里裝“高富帥”
7月30日下午,兩人來到春熙路,與參加“8·1導師培養計劃”的其他學員匯合,按照正式培訓之前的計劃,學員需要進行一次徹底的個人形象改造。他們告訴記者,當天下午,平臺派來幾個“助教”,把20余人分為5組,然后去指定的商店買衣服。張明沒有省錢,一口氣消費了5000元。劉磊手頭比較緊,只花了1500元。購買衣服的錢,由學員自理。隨后,助教還帶著學員們去了指定的理發店理發,各自花費數百元,費用均由學員自理。
8月1日,王環宇現身成都群光廣場君悅酒店的一間會議室內,親自為參加“8·1導師培養計劃”的20余名學員加油打氣,并為學員們上了第一堂理論課。張明和劉磊說,這樣的理論課,貫穿了隨后的6天時間。平臺提供的一份宣傳資料顯示,7天之中教學的內容依次是PUA技巧、授課技巧和市場技巧等。
學習之余,導師會帶學員們出入各類高端消費場所,配備專業工作人員進行拍照和修圖,用以改變學員們在微信朋友圈的網絡形象,并對朋友圈的話術進行指導。翻看張明和劉磊的朋友圈,他們精致打扮,工作內容是在酒店開會,業余愛好是騎馬、派對和看藝術展,逗的寵物是松鼠和石猴,飲食多為西餐,夜宵還有茅臺酒。而事實上,兩人剛辭掉工作,連收入都沒有。
結業
“愿望”落空 小伙說,完全是一場騙局
張明和劉磊原以為,在培訓結束會成為一名助教,然后一步步晉升為導師。但8月7日培訓結束時,公司僅僅為他們頒發了一張“結業證”,再無下文。同期的20多名學員,僅有5人最終留下當助教,張明和劉磊被排除在外,他們夢想成為導師的計劃,徹底落空。
“導師告訴我們留下來可以,但無法成為助教,只能去當銷售。”張明說,他和劉磊當初是奔著提升情商與當導師的目的來的,自然不會接受銷售的崗位,因為通過招聘也可以成為平臺的銷售,根本不需要花費近3萬元的培訓費。一名平臺的銷售曾經告訴張明,銷售第一個月有兩三千元的底薪,第二個月只能拿提成,而提成也很低,賣了5000元的課,銷售只能拿200元。“如果沒有提成,根本活不下去。”
對于承諾學員在培訓后會安排助教崗位一事,成都商報記者從多名學員處證實,理論課堂上,曾有導師向學員們提出過,必須通過“考核”才能留在浪跡教育。“但報名交錢之前,導師沒有向我們提過這一點。”張明說。
對此,浪跡教育方面告訴記者,導師是在培訓期間用口頭說明的方式告訴學員:“通過考核才能留下。”
現在,張明和劉磊認為這次“8·1導師培養計劃”,完全是一場騙局。他們認為,平臺宣傳資料存在夸大現象,導師的承諾最終也沒兌現,而當初的宣傳資料,已經在培訓期間按導師的要求全部刪除,他們通過與其他學員聯系,才保留了為數不多的截圖證據。“車費都不夠了,現在想回家也不行。”站在府南河邊,褪下“高富帥”的包裝,面對記者的張明和劉磊目光焦慮、感到迷茫。
記者暗訪
“導師培訓”仍在開展
8月23日,成都商報記者通過浪跡教育平臺官方網站提供的招生信息,與名為“浪跡教育-王環宇”的微信賬號加為好友。在記者的疑問之下,“浪跡教育-王環宇”告訴記者,他不是王環宇本人:“浪哥只有報名后才會見你們。”隨后,記者得知,操作“浪跡教育-王環宇”的人名叫“大熊”(音),是一名去年通過“門徒培訓”成為導師的新人。
記者以想了解導師培訓為由與大熊展開交流。大熊回復記者:“導師培訓計劃,費用49800元,隨時來,包工作。”當日下午,記者來到浪跡教育位于高新區天府軟件園內的一處辦公地,見到了導師大熊本人。“報的人太多,報名費漲價了。”大熊告訴記者,報名費2.98萬元的導師培訓只辦了3期,現在類似的培訓分為基礎版34800元和高階版49800元。如果選擇高階版,培訓后100%可以留下來當助教;選擇基礎版,則需要通過自身的努力,達到要求才能留下。大熊介紹,此前的3期培訓,一共有100余名學員參加,最后留下的有40多人,目前他們還需要通過3個月的實習期。
隨后,大熊安排了其中一名助教與記者交流。這名助教20歲出頭,剛大專畢業,進入平臺工作一月有余,目前月薪2000多元。對于自己職業前景,這名助教稱,“一些老助教月收入已經過萬了”。
對話浪跡教育:
個別銷售人員作出夸大宣傳
公司已將其開除
8月23日至24日,浪跡教育平臺負責人之一安羽笙,就當事學員所表達的不滿向成都商報記者作出回應。
記者:學員認為浪跡教育平臺發布的宣傳資料,涉及夸大宣傳、過度營銷。對此,浪跡教育方面怎么看?
安羽笙:個別銷售人員在進行銷售推廣的時候,未按照公司規定,作出了夸大宣傳,導致部分客戶產生了錯誤的認識。對此,公司已經對相關銷售人員作出了開除處理,并對公司員工再次進行了教育培訓,以杜絕再次發生類似現象。
記者:曾有導師向學員承諾,經過導師培養計劃,都可以留下來。你們怎么看?
安羽笙:我們在宣傳時并未承諾過每個經過導師培養計劃的學員,都可以留下來。一致對外宣傳的是通過培養計劃,我們最后會進行一個雙向選擇的機會,我們希望在培養計劃中表現優秀的學員能夠加入公司共同發展,但不會承諾每個學員必然會錄用。這個問題同樣是因為個別銷售人員為了個人業績而進行了夸大的宣傳,沒有向客戶解釋說明清楚,誤導了客戶。
記者:浪跡教育平臺有無取得過正式的教育資質,有無相關的辦學許可證?
安羽笙:浪跡情感平臺一直定位為一家從事情感咨詢服務的咨詢服務機構,并非教育機構,我們的每位導師,都是持證上崗,有著國家情感咨詢師執照。
工商突擊
該公司經營范圍
不包括“教育培訓”
近日,成都市錦江區、青羊區、高新區三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均向記者回應,將盡快對所轄范圍內成都南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旗下浪跡教育平臺的辦公地點進行現場調查。高新區工商行政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通過查詢,發現該公司經營范圍不包括“教育培訓”,所以工作人員將著重了解該公司是否涉及“教育培訓”的經營行為。24日下午,錦江區工商行政管理局迅速派出執法人員走訪了該平臺設在IFS國際金融中心的辦公地點,并通知一名負責人前往工商行政管理局說明相關情況。
新聞快評
情商培訓受騙背后
以經營“短期關系” 為目的的“戀愛” 公然違背了社會公序良俗
七夕節剛過,兩位試圖通過虛假“包裝”而快速獲得“戀愛秘笈”的小伙的經歷,令人唏噓。
與人相處,特別是與異性相處,是一門藝術。但這種相處藝術,是在長時間的相處過程中,逐漸熟悉的過程。兩個人從認識到熟悉,需要經過不斷的試探、協調、包容,最終達到平衡的和諧——這正是情感的美妙之處。而試圖通過虛假的“包裝”,以短期內吸引對方為目的,經營短期內的“戀愛”,這從根本上來說,違背了人類對情感的基本訴求,也公然與社會公序良俗相悖。
這是一個快速發展的社會,互聯網在很多方面加快并且簡化了我們的生活,比如我們可快捷的支付、吃飯、交通等,但有些方面例外,比如愛情。短時間的“包裝”很快會褪色,留下的只是一聲嘆息。
所以,想要通過學習去收獲一份愛情,注定是不會成功的。可惜,浮躁蒙蔽了很多人的雙眼,他們渴望有一本“秘笈”,靠它就能迅速贏得愛情。順理成章的,個別培訓機構便兜售起這種“秘笈”來,他們利用了一些人急于求成的心理,試圖把原本需要親身實踐方知其味的戀愛變成一條流水線,這從一開始便注定會成為一場鬧劇。兩名小伙如果能明白這個道理,也算是好事。畢竟錢蝕了是小事,可以再掙回來;但抱著這樣的戀愛觀找尋找另一半,注定不會有好的結果,那才是貽誤終身的大事。
律師說法
涉嫌虛假宣傳、超范圍經營學員有權利要求退費
北京(成都)藍鵬律師事務所陳小虎律師認為,此案例中,成都南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行為涉嫌虛假宣傳和超范圍經營。陳小虎表示,公司有義務監管員工,員工對外宣傳也代表了公司,所以即使是個別員工(銷售人員或導師)做出的承諾未能實現,公司也應該對外承擔責任。其次,該公司向學員收費、開班、頒發“結業證書”等行為,事實上屬于教育培訓的范疇,而該公司沒有教育培訓的資質,這就構成了超范圍經營。另外,該公司頒發的‘結業證書’也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此案例中的相關學員有權利要求該公司退還報名費用。”他說。
成都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劉真含律師還認為,成都南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培訓內容也涉及道德問題。劉真含舉例,通過改造朋友圈制造虛假的網絡形象吸引異性關注,這違反了主流社會普遍的公序良俗。(王拓 張直)
?
?
相關鏈接:
公證處涉以房養老騙局 評:玷污公證這塊金字招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