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秣馬厲兵之后,內陸省份山西申報“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自貿區”)正式啟動。對于這個資源型省份來說,申報“自貿區”意味著全方位對外開放再提速。
8月29日下午,山西省自由貿易試驗區申報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正式啟動申報自貿區。
雖說山西申報自貿區姍姍來遲,但相關準備工作卻是籌謀已久。此前,山西官方在改善營商環境、推動開發區改革、釋放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紅利等方面發力頗多。
受塌方式腐敗、煤炭經濟下滑等因素影響,山西營商環境一度遭受質疑。
針對上述問題,近年來,山西官方逐一破解。2016年,山西省、市、縣三級共選派14477名干部,入駐4580戶企業,幫助解決企業運行過程中的難點、痛點。2017年4月,山西官方發文,將“干部入企服務”常態化。
針對新興產業集聚度低、新動能不足的問題,山西拿出國土面積的2%用于開發區建設,確保轉型項目有地可落。
此間,山西整合太原、晉中等地八個開發區設立“轉型綜改示范區”,以此作為區域經濟轉型、對外開放的樣本。
對此,山西省副省長王一新曾表示,“轉型綜改示范區”就是山西的“特區”。山西將全面復制“自貿區”各類政策,并以此為基礎,向國家申報“自由貿易區”。
針對部分地方官員在招商過程中吃拿卡要、刁難企業的難題,山西提出率先實行“投資項目承諾制”。此舉意味著,企業投資項目除關系國家安全和生態安全、涉及全國重大生產力布局、戰略性資源開發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項目外,一律由企業依法依規自主決策,政府不再審批。政府從事前審批轉為事中事后服務監管,從根子上解決權力尋租、行政效率低下等問題。
按照山西官方安排,上述改革先從“轉型綜改示范區”開始試點,2018年1月1日起在全省推廣。此外,山西將繼續大幅精簡審批事項,努力做到全國最少。
對此,山西省委書記駱惠寧說,山西要推動營商環境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在唱響“人說山西好風光”的同時,再唱好一曲“人說山西好環境”。
此番,山西正式啟動申報“自貿區”,可謂水到渠成。
對此,山西大學綠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波表示,作為自貿區建設的后來者,山西應在借鑒、吸收外省、市自貿區成熟經驗的基礎上,找準自身對外開放的差異性優勢,找到自身不可替代的功能定位。
對于自貿區平臺建設,張波表示,山西在對外開放上,有輻射俄羅斯、蒙古國等國家的地緣優勢。此外,山西自貿區實施范圍應聚焦于某一片區,不能泛泛而談。
在他看來,對內陸省份而言,借助申報自貿區倒逼改革、開放是題中之義。山西需抓住新一輪對外開放機遇。(完)
?
?
相關鏈接:
遼寧自貿區出入境新政 四類外籍人員可申永久居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