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醫護人員為患者插上醫療儀器。徐志雄 攝
新農合省內異地結算覆蓋9省份
全國醫保信息聯網進程加快,跨省快速回款機制建立
國家衛計委9月7日上午舉行發布會介紹新農合異地報銷情況。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今年8月底,新農合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已覆蓋遼寧、吉林等9個省份全部1.5億參合人口。全國共開通1518家跨省就醫定點醫療機構,遍布31個省份。
專家表示,這標志著醫療保險在解決異地就醫結算問題上又邁出堅實一步。在推進異地結報工作中,各地還注重與分級診療相結合,既規范就醫秩序,又減少患者墊付資金的壓力,同時提高新農合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進展 省內異地就醫人均減少墊付超五千元
發布會上,國家衛生計生委基層司監察專員聶春雷介紹,截至8月底,新農合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覆蓋9省份全部1.5億參合人口。這9省份包括:遼寧、吉林、安徽、海南、四川、貴州、西藏、陜西、甘肅。此外,根據患者流向和結算需求篩選,全國開通首批1518家跨省就醫定點醫療機構,覆蓋31個省(市、區)。2017年1-8月,全國共實現新農合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191.4萬人次,報銷105.2億元,平均為每人次患者減少墊付5496.3元;新農合跨省就醫聯網結算18235人次、結報金額1.4億元,平均為每人次患者減少墊付7677.5元。
對于為何新農合省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目前只覆蓋9省份的問題,聶春雷表示,這涉及管理體制問題。“現在有八個省的新農合還是屬于衛生計生系統在管理,甘肅比較特殊,它的管理體制還在調整過程中,現在有一部分是交給人社部門管了,但是大部分地區人社部門還沒有接過去,還是按照過去新農合的管理模式來走,所以現在是9個省。這九個省新農合還是按照衛生部門的管理模式、管理思路,按照新農合的要求來做的。人社部門也在同步推進異地就醫結報工作。我們現在管的這些省份,基本上都納入并實現了異地直接結算。”聶春雷說。
同時,我國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的工作也取得顯著進展。根據人社部目前確定的時間表,2017年底前,實現所有統籌區全面對接,支持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和符合轉診規定人員的住院費用持社會保障卡直接結算。
“以國家平臺為樞紐,聯通各省級、縣級平臺和定點醫療機構,互聯共享、功能完備、運行平穩、信息安全的新農合異地就醫結算網絡系統已基本建成并不斷完善。”聶春雷表示,衛計委依托新農合異地就醫結算管理中心(醫科院信息所)開發了全國新農合跨省就醫結算信息系統,實現費用核查、轉診、結算、資金申請等功能。指導9省份建立覆蓋轄區全部統籌地區的信息網絡,并對各級新農合信息平臺進行升級改造,完善功能。打通各級信息平臺和各定點醫療機構的聯通通道。
突破 破解結算瓶頸 優化服務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破解結算瓶頸,衛計委引入中國人壽、中國銀聯、騰訊公司等力量破解制約結算的瓶頸問題。例如,針對異地就醫結算回款周期長的問題,由中國人壽出資1億元,作為全國新農合跨省就醫結算周轉金,成功建立跨省快速回款機制。
據了解,截至8月底,中國人壽累計支付周轉金1219.7萬元,將新農合跨省就醫結算回款周期控制在1個月內,極大緩解了醫療機構和參合省份資金周轉壓力。針對支付方式單一的問題,積極引入微信等快捷支付。2017年7月,深圳成功實現國內首例微信支付基本醫保跨省就醫結算業務。
此外,各地積極探索將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納入直接結算范圍,進一步減輕患者經濟和跑腿負擔。9省份已基本實現新農合與大病保險省內“一站式”結算。安徽、海南還將民政救助資金納入“一站式”結算范圍。貴州畢節、遵義等地已經實現首批全國范圍內新農合與大病保險“一站式”結算,覆蓋1600余萬參合人口。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所長池慧表示,新農合異地結算優化了服務流程,減少了患者負擔:“在流程設計過程中,最大限度減少患者負擔。在身份確認環節,堅持以身份證和轉診單為轉診依據,消除其他前置壁壘,減少患者證明負擔;在轉診環節,開發短信通知功能,轉診成功后系統自動發送短信至患者手機,減少患者咨詢負擔;在信息采集環節,最大限度使信息自動生成,減少患者填報負擔。”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