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方文(右)回到家中抱起1歲多的孩子(9月5日攝)。由于路途遙遠,她每周只能回家一次。新華社記者郭程攝
在三道鎮番親小學,記者5日見到陳小栩時,她正嗓音沙啞地教學生讀單詞。
“這幾天一直低燒。”她說,“只要不是特別嚴重,我都不會請假。因為負責的班級很多,如果我生病耽誤課程,他們學習的時間就更少了。”
番親小學設施簡陋,沒有院墻,也沒有教師周轉房,陳小栩不得不借住在三道中學的男生宿舍樓上,四樓水壓很小,樓下男生一旦用水,樓上便沒有水用。記者5日中午在陳小栩宿舍采訪時,她的午飯做到一半便停水了。
“原先住的宿舍還要差些,是個危房,天花板掉石灰,有一次還掉進了炒菜鍋里;為了防止石灰掉到床上,我都把蚊帳綁得緊緊的。”山里生活的艱苦,被陳小栩笑著說了出來。
陳小栩(前)在宿舍里和同事一起做飯(9月5日攝)。由于山里的學校沒有食堂,老師們大都在學校或宿舍一起做飯吃。新華社記者郭程攝
無法割舍的牽掛
生長在海邊的陳小栩在山村任教已有4年,父母多次提出過來看看都被她拒絕,“怕他們看到這里艱苦,勸我回去。當老師是我的夢想,舍不得這里的孩子。”
和陳小栩一樣,盡管沒有編制,沒有高溫和交通補貼,沒有例行體檢,收入只有編制內老師的一半,這7名老師卻都樂守山村,陪伴在孩子們身邊。
曾正海(左三)在新政鎮報什小學的操場上和孩子們一起踢足球(9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郭程攝
剛剛考上特崗教師的曾正海一說到孩子們就咧開嘴笑:“學生們喜歡英語課,對我非常友好,記得有回幾個學生帶著野菜野果來看我,發現我從辦公室出來,他們把東西往地上一丟,然后害羞地跑開了。”
他說,英語教學打開了孩子們的視野,“他們的眼睛里充滿渴望,有時候還會問,老師,你是從外國來的嗎?”
事實上,這個山區縣的農村小學不只缺乏英語老師,還缺美術、音樂、體育、科學等專科老師。這批英語老師的到來,仿佛給山里娃們送來一縷陽光。
“孩子們喜歡向我靠攏,我經常陪他們打籃球和乒乓球,像朋友一樣聊天。”曾正海說,雖然妻兒在儋州,但報考特崗教師時,他仍選擇留在保亭,因為這里的孩子更需要他。
陳小栩不敢告訴家人真實的工作環境,卻一直動員學英語的男朋友也來山區任教,“多個人出力,就能有更多山里孩子學到英語。”
?
?
相關鏈接:
最美鄉村教師:三尺講臺的堅守
檔案君 | 教師節的來歷
教師節 走近海南70后、80后、90后三代年輕教師
阿椰阿城教師節漫畫 獻給那些年的段子手老師們!
海口一鄉村小學僅有3名學生 教師稱不會放棄一名學生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