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全市共辦理督促行政機關履行職責案件357件,發出檢察建議并被采納335件,其中進入公益訴訟訴前程序40件,提起行政公益訴訟13件,法院已開庭并宣判11件,全部支持了檢察院的訴訟請求;
同一時間段,全市共挽回被損毀國有林地384.66畝、生態公益林177.536畝,促成恢復被非法開墾和占用的草原162.65畝,挽回被非法開采的資源總案值44.847萬元,累計督促關停和整治違法排放大氣污染物企業3家、其他造成環境污染的企業84家,保護被污染土壤40畝,督促回收和清理生產類固體廢物6萬余噸,督促向污染企業收回罰款51509元,督促依法解除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1份,涉及國有土地64.4畝,涉及金額3221萬元。
以上這些數字來自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人民檢察院。在這些數字之外,還有兩個典型案例:“林西縣檢察院訴林西縣國土資源局行政公益訴訟案”被最高人民檢察院確定為訴訟程序典型案例;巴林左旗檢察院辦理的督促水利部門履職案直接促成旗政府出臺新政策,并整合水利、公安、國土、交通、安監、環保等多個職能部門聯合執法。
赤峰市檢察院民行處處長李井華在解讀以上數字和案例時說,赤峰市檢察機關行政檢察監督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赤峰市檢察機關的行政檢察監督如何取得這些成績?背后有哪些過人之處?近日,記者赴赤峰一探究竟。
檢察監督以公益訴訟為核心
記者采訪獲悉,赤峰市檢察機關的公益訴訟工作得到了赤峰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2017年赤峰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支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深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建設。”為促進檢察機關和地方黨委、政府共同推進公益訴訟改革試點工作,赤峰市檢察院3次召開院黨組會議研究部署,檢察長梁晨于去年12月向各旗縣區委書記、各旗縣區長發出公開信提出倡議,并兩次批示要求從落實市人代會決議和政府工作報告的高度和全局的角度形成合力,完成赤峰行政檢察監督品牌打造工作。
記者注意到,赤峰市檢察院提出“生態檢察”新舉措,確定了“專業化法律監督+恢復性司法實踐+社會化綜合治理”的工作思路,通過行政檢察推進解決粗放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國有資產保護等領域的突出問題,促進依法行政。赤峰市檢察院與市農牧業局聯合開展專項活動,設立行政檢察專項推進組,建立了專家成員庫,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民行處轉發了經驗做法。除此之外,赤峰市檢察院還出臺《行政違法行為檢察監督實施辦法(試行)》,進一步規范監督原則、監督范圍與管轄、監督內容與方式、辦案程序等。
完善部門協調平臺聯動推進
記者采訪了解到,赤峰市檢察院還通過完善多部門協調平臺,著力解決“如何監督”的問題。
據赤峰市檢察院民行部門檢察官介紹,檢察院積極與市政府法制辦溝通,對相關行政執法機關的行政執法工作進行檢查;會同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邀請部分非公企業家代表座談,出臺《依法保障和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實施辦法》;與市環保局監察支隊協調,對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進行梳理和調查;與市安監、煤監部門召開聯席會議共同推動安全生產領域依法治理。
與此同時,赤峰市檢察院還整合“兩法”銜接平臺,完善行政檢察與行政復議銜接機制。元寶山區人民檢察院派駐了環保局檢察室并開展工作。利用公益訴訟試點成果,赤峰市兩級檢察院密切配合,形成上下聯動、協同推進的行政執法監督工作格局。
來自赤峰市檢察院的信息顯示,下一步,赤峰市檢察院還將出臺《關于加強行政違法行為檢察監督內部協作的實施意見(試行)》,明確參與部門職責,建立案件線索、處理結果內部雙向移送機制。
多元監督措施形成法治共識
檢察機關開展行政檢察監督,監督到什么程度?
談到此問題時,赤峰市檢察院民行處檢察官劉欽貴說,赤峰市檢察院開通運行了“赤峰民事行政檢察”微信公眾號,加大行政行為檢察監督工作宣傳力度,推動形成建立法治政府的社會共識。
據了解,赤峰市檢察院組織開展對全市行政機關敗訴的行政訴訟案件進行評查。就這項工作來說,林西縣檢察院已審查環保局行政處罰卷8冊,阿旗院審查國土資源局行政處罰卷12冊。
同時,赤峰市檢察機關還通過督促履職檢察建議書、提起行政公益訴訟和移送職務犯罪案件線索等方式促進依法行政。在辦案中,赤峰市檢察機關采用“刑事證據”標準辦理行政檢察案件,確保案件質量。翁旗檢察院對旗草監局發出檢察建議,促使241畝基礎草原得到恢復,相關當事人被移送公安機關處理。(記者顏愛勇)
?
相關鏈接:
海口優惠政策攬互聯網人才 每年超5000萬元財政資金扶持
互聯網公益屢現“爆款”為何網民愿意買賬?
喜迎十九大| “三駕馬車”拉動海南互聯網產業發展
海口優惠政策攬互聯網人才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