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垃圾漸成“圍城”之勢,給環境帶來深遠影響。新華社發
外賣垃圾的危害不可小覷,送餐使用的塑料袋、塑料餐具等都屬于塑料垃圾,大多均是不可降解的普通塑料。這些塑料垃圾與生活垃圾混在一起,通常直接焚燒或填埋,會給自然環境造成很大的壓力。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可重復利用和可降解材料推廣普及不夠。目前,很多外賣平臺出于成本考慮,使用的材料多是一次性、不可回收的,源頭上導致了污染的產生;另一方面,塑料回收渠道不暢。塑料回收價格低、再資源化成本高,無論是垃圾回收企業,還是城市的“拾荒大軍”,均對回收塑料制品沒有興趣。此外,回收難還與我國回收體系不完善有關。
破解外賣垃圾“圍城”首先要從源頭入手,盡快出臺外賣包裝可降解材料標準。當務之急的是,相關部門需對“限塑令”實施近10年的塑料使用及塑料垃圾增長情況進行評估,制定外賣、快遞行業使用塑料制品國家標準,強制推行可降解塑料制品。同時,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對違規生產、銷售塑料制品者予以處罰。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4月,某外賣平臺推出新一代環保可降解塑料袋,目前正在全國范圍陸續推廣。其食品科技研究室正在研制一種用生物材料制成的可食用餐具,包括餐盒、勺子、筷子等。政府應該對這類企業給予稅收激勵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讓其有更大研發動力。
還要加強對外賣垃圾的分類和專業回收處理。專家表示,因為外賣垃圾的識別相對簡單,因此可以將其作為推進垃圾分類管理的突破口。譬如,在學生和上班族相對集中的區域,有針對性地開展外賣垃圾分類回收,待初步實現分類收集后,再指定專業公司進行統一回收處理。(作者:廖海金)
?
?
相關鏈接:
外賣垃圾應“誰污染,誰治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