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報道】近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接受美國彭博社專訪時指出,新零售要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的完美聯姻,會對所有合作伙伴開放,在未來10-15年,整個中國社會零售將因此迎來數字化轉型,這是阿里巴巴持續推進新零售戰略的核心所在。
在談及阿里為何推動新零售,張勇稱,我們不會割裂地看這個世界,也不會人為區分線上線下。在過去的18年,阿里身處線上零售平臺,并見證線上零售總額已占整個社會零售15%,我們堅信85%的線下零售也會完成數字化轉型。
如今中國年輕消費者已經厭倦了一樣的購物中心,一樣的品牌,一樣的柜臺陳列著一樣的商品,盡管互聯網已經非常便利,年輕人還是希望逛在線下店有更多個性化的體驗。要給年輕人提供繼續愛逛線下店的理由,這是阿里新零售想要做的。
“中國所有的零售實體店商業模式都將升級,甚至重構,盒馬作為已初步實現新零售重構的樣本模式之一,但仍然剛剛開始。”張勇說。基于新零售,阿里還會孵化出更多的新零售業態出來,但最終目的不是優化供應鏈,而是希望率先孵化出成功的新商業模式。基于阿里的技術,新零售創新模式以及運營機制,未來可以開放賦能給線下零售合作伙伴,升級并重構其現有商業模式
在談及新零售如何賦能并解決生鮮中冷鏈物流以及最后一公里問題時,張勇稱,針對食品、生鮮以及其他更多行業,阿里不用再造一套全新系統,而是會充分和現存的線下實體店合作,這些合作伙伴都是該領域深耕多年,擁有非常成熟并且成功的B2B冷鏈和生鮮物流服務方案,成為直接服務消費者的運營中心,而不是自創一套中心輻射式的業態模式。
張勇特意強調,整個物流體驗在整個客戶體驗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從商業角度,存貨流轉的效率很重要的,這是商業的盈利能力。阿里今天所做的,并不是想為商家建造一個閉環的物流和運營系統,而是拓展和升級現有的物流系統。實體連鎖店已經存在了許多年,B2B物流也已經存在了許多年,隨著新零售主導的數字化轉型,阿里不是要建造新模式,而是要升級整個體系,最終打造成一個開放平臺,來連接所有現存設施和資源,讓整個系統運轉更加高效。
在張勇眼中,阿里巴巴是一家數據公司。以菜鳥為例,菜鳥不是一家物流運營公司,而是一家物流數據公司,不會涉足物流運營,而是會開放給中國所有物流合作伙伴,包括物流運營商和最后一公里配送公司。現在阿里電商平臺每天產生5500萬件包裹,根據增長速度,未來幾年很快將達到每天10億件包裹。如今中國零售規模是大約30萬億,整個包裹數量級更是巨大。基于新零售,商家不需要再把包裹從一個倉庫空運到另一個城市,而是可以選擇收貨地的就近門店來發貨,所有物流系統應該和所有商業系統都可以融合,兩者不是分離的。阿里做新零售,就會考慮如何將現有的社會物流解決方案重新定義,成為能夠承載整體社會物流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在談及阿里巴巴全球化布局以及接連投資Paytm、Lazada等東南亞電商平臺時,張勇表示,新零售不僅適用于中國,也適用于全球市場,阿里巴巴從誕生第一天就是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一家公司,這是阿里應該做,也一直在堅持做得事情。從中國開始,我們在中國市場實現同時被驗證的成功模式也會因地制宜復制到東南亞、印度以及更多全球化市場,當然每個國家市場都是不一樣的。同時也看到這些國家市場甚至直接跳過了PC時代,直接進入手機時代,尤其年輕人,能加速推動這些國家市場盡早實現零售業的數字化轉型。
張勇最后強調,所有新零售參與者在互聯網數字化過程中都面臨巨大機會,但需要大家做出改變,阿里巴巴會一直對所有合作伙伴保持開放,不管是阿里投資還是沒投資的合作伙伴。包括跟天貓合作非常多的商業伙伴,將會繼續保持合作,并幫助合作伙伴做得更好,幫助其實現數字化轉型。
?
?
相關鏈接:
阿里巴巴12位女性合伙人集體亮相 成立湖畔魔豆公益基金會
阿里巴巴盤中市值首超4000億美元
阿里巴巴戴珊對話聯合國助理秘書長:幫中國農產品“走出去”
阿里巴巴劉松:打破“信息孤島” 建立以大數據為基礎的誠信體系
阿里巴巴發布大數據"打假地圖",哪里為“重災”省份?
馬云:阿里巴巴不是亞馬遜 但要幫助別人成為亞馬遜
阿里巴巴參戰 “618”購物節勢逼雙十一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