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團作為科技城的一部分廣為人知。
??诰W9月20日杭州電(見習記者周德曉 符文雅 攝影報道)杭州未來科技城,定位為科技資源充分聚集、體制機制充滿活力、公共服務便利優質、創業創新高度活躍的人才特區和科技新城。
杭州未來科技城(海創園)規劃面積123.1平方公里(其中重點建設區面積49.5平方公里),是浙江省、杭州市和余杭區三級重點打造的高端人才集聚區、體制改革試驗區和自主創新示范區。
作為全國僅有的四座國家級科技城之一,近年來隨著淘寶城、海創園、恒生科技園陸續建成并投入使用;海內外大批高層次人才引進;萬余名科技行業精英的進駐;海港城等商業綜合體的興建以及地產大鱷對于該板塊的開發,科技城板塊繁榮不斷。
另一項重點工作——“夢想小鎮”是未來科技城在大力發展信息產業戰略背景下的重中之重,對于未來科技城而言更是一個全新機遇和挑戰。
2017年5月,中國(杭州)人工智能小鎮建設啟動,并在7月9日實現開園。開園僅一個多月,已吸引入駐國內外較高水平的人工智能領域創新平臺15個、人工智能創新項目120個,Facebook等全球一流項目正在積極招引中,國內重量級的之江實驗室將于9月6日在此掛牌。
杭州未來科技城(海創園)的發展勢頭令人振奮,是“干在實處、勇立潮頭”精神在浙江的生動實踐,目前,未來科技城(海創園)正在以她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高端人才和創業者。
聚賢納良 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
作為浙江海外引才的重要平臺,未來科技城(海創園)建設伊始,就將人才作為第一目標、第一資源、第一動力,堅持人才資源優先開發、人才政策優先完善、人才投入優先保障,全面推進人才特區和人才高地建設。
未來科技城(海創園)大力搭建創業平臺、積極與各類中介機構、涉外機構、海外組織謀求合作,深入推進與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戰略合作,千方百計吸引海外創新創業人才。截至目前,已累計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2470余名,其中“國千”115名,“省千”145名,未來科技城成為全省海外高層次人才最為密集、增長最快的人才特區。
經過多年的探索,“為才而建、因才而興、求才若渴、惜才如金”已成為余杭全區上下的共識和信條,“尊重人才、服務人才、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濃厚氛圍已經在全社會形成。
夢想小鎮啟動以后,未來科技城(海創園)進一步優化升級人才戰略,更加注重統籌開發人才資源,在吸引海歸創業上保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同時加快吸引集聚以“阿里系、浙大系、海歸系、浙商系”為代表的“新四軍”創業,同步推進“精英創業”和“大眾創業”兩個策源地建設。
科技城內保有古色古香的傳統建筑。
創新驅動 科創產業節節攀升
在高端人才的引領下,技術、項目、資金等各類創新要素得以快速匯聚,未來科技城科技創新蓬勃開展、科創產業節節攀升,走出了一條跨越式發展的新路徑。
截至目前,累計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3200家,市級高新技術企業135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9家,省級研發中心26家,省級企業研究院10家、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7家,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5支。信息經濟、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科技金融四大產業快速集聚壯大,主要指標實現了超常規、超預期增長。
坐擁濕地 產城融合生態發展
未來科技城坐擁中國最大的城市濕地——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在未來科技城核心,還有10平方公里的濕地沒有人居住,處于嚴格保護狀態,區域內河道縱橫、濕地連片、生態良好,是杭州的天然氧吧。
近年來,未來科技城(海創園)投入巨資以最嚴格的措施保護好這一方凈土,改善濕地生態環境。在此基礎上堅定不移地走“產城人”融合發展的路子,打造“三生融合、四宜兼具”(先生態、再生活、后生產,宜居、宜業、宜文、宜游)的田園城市升級版。
與此同時,統籌推進國際醫院、國際學校、人才公寓等職住配套,加快實施地鐵、有軌電車、水上巴士、慢行系統等立體化的公共交通,努力打造國際化人才集聚的一流環境。
“你負責茁壯成長,我負責陽光雨露”
環境高于政策,制度大于技術。未來科技城(海創園)深知,創業者需要的不僅是一個物理空間、也不僅是資金的支持,而是一個完整的創業生態系統的支撐。
因此,未來科技城努力搭好平臺,整合好人才、項目、資本以及孵化機構、中介機構、一流大學、龍頭企業等各類要素,為創業者提供好充足的陽光雨露空氣和養分,讓幼苗更好地產生光合作用。
目前,夢想小鎮已經累計引進孵化平臺40家,落戶創業項目1110余個、創業人才近10600名,集聚金融機構770余家、管理資本1750億元。
同時,未來科技城內我們還建成了人工智能小鎮、海創園首期、健康谷3個國有孵化平臺,重點培育海歸創業項目和生物醫藥企業。這些平臺以及平臺內的服務機構各具特色、各有所長,成為各類資源整合的重要載體,形成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創業氛圍,共同構建了未來科技城良好的創業生態系統。
針對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等不同階段,未來科技城(海創園)整合好政府和企業的資源,通過市場化機制、專業化服務和資本化途徑,著力打造“種子倉—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接力式產業培育鏈條,確保企業在研發、加速和產業化全過程都能夠得到空間保障和政策支持。
?
?
相關鏈接:
中外設計師共聚杭州桐廬 共探鄉村民宿前景
從西湖時代向擁江發展時代的跨越 杭州望江地區悄然蛻變一座新城擁江而立
杭州依托政務服務平臺 深化“一窗受理 集成服務”改革
“中國城市新聞網站聯盟發展高峰論壇暨全國網絡媒體杭州行”活動19日啟動
?
?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