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期,蘇聯軍官斯坦尼斯拉夫·彼得羅夫憑借冷靜分析,判斷電腦預警出錯,避免美國與蘇聯極可能爆發的一場核戰爭。英國廣播公司18日報道,這名老兵已于5月19日辭世,享年77歲。
彼得羅夫1983年在莫斯科郊區一座核導彈預警中心工作。9月26日凌晨,遇襲警報突然響起,雷達顯示多枚核導彈正同時從美國一座軍事基地向蘇聯襲來。彼得羅夫權衡再三,當作假警報處理,沒有按照規定向上級匯報并申請反擊。
后來的調查證明,彼得羅夫判斷正確。蘇聯衛星誤把云層反射的陽光當作洲際彈道導彈發動機噴射的痕跡。他的決定很可能阻止了一場足以導致世界毀滅的核大戰。
把這個故事搬上熒幕的德國電影制作人卡爾·舒馬赫本月7日致電彼得羅夫,想祝賀他生日快樂。彼得羅夫的兒子德米特里卻告知,父親已經過世。舒馬赫在網上公布彼得羅夫的死訊,媒體才得以知曉。
彼得羅夫2013年接受英國廣播公司采訪時講述了這樁往事。
“我掌握所有的數據(顯示導彈正在襲來)。如果我向指揮系統上報,沒有人會反對,”彼得羅夫說,“我要做的就是拿起電話,通報最高長官。但我卻動彈不得,就像熱鍋上的螞蟻。”
盡管彼得羅夫接受的訓練規定,這種情況應立即上報,但他致電蘇聯軍方總部值班人員,說是系統故障。
冷戰時期,蘇聯與美國大規模核武器相互瞄準。就在這起預警誤報事件發生前不到一個月,蘇聯空軍在薩哈林島上空擊落一架誤入蘇聯領空的韓國民航客機,269人遇難,包括一名美國國會議員。如果彼得羅夫判斷有誤,核爆會在幾分鐘后發生。
23分鐘后,他確定,什么都沒發生。“真是松了一口氣,”以中校軍銜退役的彼得羅夫說,“我非常清楚,如果我犯下錯誤,沒人有能力糾正。”(陳丹)【新華社專特稿】
?
?
相關鏈接:
外媒:無人機改變未來戰爭 中國大力投入研發?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