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玩微信 7歲會網購
兒童“觸網”低齡化趨勢明顯 步入初中網絡技能全面超父母
“兒童調研員”發表觀點。
兒童“觸網”年齡越來越小,3歲玩微信,7歲會網購,14歲網絡技能已全面超過父母。第四屆廣東省網絡安全宣傳周青少年日主題活動——廣東省少年兒童網絡安全論壇昨日舉行,論壇上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揭示出“00后”“10后”兒童網民的新特點。
2成學齡前兒童
每天上網超半小時
2017年,廣東省兒童網民網絡素養狀況研究課題組采用網絡問卷調查形式,共獲得有效親子問卷6275份。調查顯示,兒童“觸網”年齡越來越小。超23%學齡前兒童(3~6歲)每天上網30分鐘以上。
與成人相似,低齡兒童也通過網絡進行娛樂、消費、信息發布等活動。在7歲組,24.2%受訪兒童研究過網游攻略,61.0%曾自主下載游戲、視頻和音樂;8.5%有網購;14.4%在網絡上發布過圖片、視頻或文字,甚至有4.7%表示擁有粉絲。
數字化技能超越父母
3至14歲期間,兒童在網上娛樂、社交、表達等方面的行為普及率都在逐漸上升。當問及“上網知識是兒童懂得多還是父母懂得多”時,幾乎一半(49.2%)的14歲兒童表示自己懂得多,而61.6%的14歲兒童父母也認為“孩子懂得多”。
調研顯示,在“下載安裝視頻、游戲和音樂”“更新殺毒軟件”“研究游戲攻略”“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照片、視頻和觀點”等8種網絡關鍵行為上,14歲兒童已全面超越他們的家長。
本次調研的負責人,中國青少年宮協會兒童媒介素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張海波認為,兒童在14歲時,關鍵的數字化技能全面反超家長,突顯了“00后”“10后”作為“數字原住民”在使用網絡工具方面的優勢,這給傳統的教育方式和網絡安全都帶來很大挑戰。
兒童網民安全意識薄弱
調查顯示,在10歲~12歲階段,兒童網絡安全意識逐步提高,但到了13、14歲后,安全意識反而下降了,14歲兒童表示會及時更新手機或電腦殺毒軟件的僅12.3%。
高年齡段兒童中,與父母在社交媒體平臺互為好友并經常互動的比例僅為5.8%。如果在網上被威脅,表示非常愿意和父母討論、尋求父母幫助的:10歲兒童中有32.4%,14歲兒童則僅有20.0%。
調查還顯示,大部分兒童對網絡安全法律法規了解較少,表示比較了解(或非常了解)網絡安全法律法規的比例是16.6%;而家長的了解程度還不如孩子,14歲兒童的家長表示自己了解網絡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的比例只有12.3%。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