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實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居民提供常見病治療
海口分級診療暢通居民就醫路
“楊醫生,前兩天孩子吃多了,肚子又鼓又硬,要怎么辦?”19日上午,家住美蘭區人民街道新利社區的居民孫婧正為如何科學養育剛滿月的兒子發愁,隨手拿起電話咨詢社區衛生服務站的簽約醫生,不一會兒,醫生楊春蘭就來到她的家中。
作為分級診療模式重要的基層最后一環,實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將醫療衛生服務責任落實到醫生個人,是我國醫療衛生服務的發展方向。在海口,一份小小的《海口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社區醫生簽約服務協議書》,無形中將市民與醫生連在了一起,十九大來臨之際,海口市衛生系統也在分級診療的改革路上走出了別具一格的海口特色。
醫生上門服務 打通“最后一公里”
一個多月前,33歲的孫婧順產下兒子,兩周后,楊春蘭照例帶著新利社區衛生服務站醫護人員到社區新生兒家中了解母嬰情況。當時,孫婧正在為順產撕裂傷縫上的針線繃開而苦惱,醫護人員就在家中為她仔細作了檢查。
孫婧告訴記者,孩子出生后,家人因為缺乏科學育兒知識,常常忙得團團轉,簽訂協議之后,不用東奔西跑了,有問題都可以隨時聯系醫生,專業的診療讓她放心了許多。
“要是經常有醫生提供咨詢和上門服務,對一家人的健康保障有很大的便利。”孫婧告訴記者,基于這樣的意愿,當社區家庭醫生簽約的惠民政策出臺后,鄰里們都毫不猶豫地加入了,經過與家庭醫生一對一的互動,家庭成員的健康檔案被詳細地記錄在社區,成為將來健康管理的基礎。
專業醫生進家入戶 提升居民健康意識
記者了解到,在海口像小孫這樣與家庭醫生簽約對象已經有696542人,社區醫生與居民簽約服務已全面覆蓋海口市所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服務對象簽約后,醫療團隊會為簽約居民提供一般常見病、多發病診療、護理和診斷明確的慢性病治療,并建立檔案。每年進行1次健康狀況評估并制定個性化的健康指導方案,讓居民及時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做到有針對性地預防保健。
同時,服務團隊將向簽約居民提供電話咨詢,進行健康、營養、保健指導,對65歲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點人群,每年提供不少于4次的主動健康咨詢和指導服務。對空巢老人和行動不便有特殊需求的簽約居民提供上門訪視、家庭病床等服務。
記者了解到,自各基層醫療機構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以后,醫患間的溝通多了,不少基層醫生與簽約居民建立了信息交流平臺,通過微信、QQ群、電子信箱等方式,與居民建立起相互信任、朋友式的關系,為居民提供及時的健康需求服務。醫生對居民,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患者的情況非常了解,每次看病不用做重復檢查,就能給一些治療和飲食的建議。每隔一段時間,即使有事不能去檢查,社區或衛生院的醫生也都主動打電話詢問,這讓轄區居民倍感溫馨。
打下分級診療基礎 暢通居民就醫路
自2014年開始,海口通過先突破重點簽約服務對象,再推廣至其家庭成員,最后擴展至轄區內所有居民的方式推開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打通分級診療的“基礎關節”,將醫療服務送入市民家中,打通便捷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市衛生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使社區醫生與居民之間建立起比較穩定的醫療衛生服務關系,既有助于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水平,也有助于提高居民對社區醫生的信任度,形成以社區為范圍、家庭為單位,以健康管理為主、醫防并重的社區醫療保健制度,從而向居民提供安全、優質、便捷、連續的醫療服務,逐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
而通過3年的實踐與摸索,目前全市家庭醫生簽約上門服務已經初見成效,市民防病治病、健康管理的意識也在明顯增強。今年,我市還將圍繞居民健康服務需求,適度增加專科醫師和健康管理師等專業技術人才,充實家庭醫生隊伍,并通過人才引進,規范化培訓,切實提升家庭醫生服務能力。
記者李晶晶
(海口網9月28日訊)
?
相關鏈接:
海口城鎮居民醫保開始繳費 12月31日截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