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開展檢察監督 構建內部協作機制
海口檢察公益訴訟守護綠水青山
“老鄉有魚嗎?”“有魚,現在河水變清了,我們經常來。”
今年9月19日,海口市檢察院幾名檢察官來到海口靈山鎮仙月仙河回訪,與正在捕魚的村民交談。站在河邊放眼望去,水清岸綠,草木蔥郁,很難讓人將其與兩年前污水橫流、臭氣熏天的場景聯系起來。
海口市檢察機關將履行檢察監督職能維護公益作為常態性工作,從通過檢察建議的方式督促行政機關履行職責,或支持相關單位起訴,到全面實施公益訴訟,在司法實踐中探索維護公益之路。海口市檢察機關堅持生態檢察的理念,以守護綠水青山為己任,為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撐腰”。
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確立了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今年7月1日起,公益訴訟正式全面施行,全國檢察機關均可提起公益訴訟,公益訴訟工作成為檢察工作的重要一環。
2015年7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全國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檢察機關開展為期兩年的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雖然海南沒有入選試點地區,但海口市檢察機關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就公益訴訟方面進行了有益嘗試并且取得良好效果。
2015年,群眾反映海口美蘭區靈山鎮江東開發區內多家工廠直接排污污染仙月仙河,河水污染嚴重。
隨后,海口市檢察院和美蘭區檢察院開展聯合走訪調查,尋根問源,將仙月仙河流域及周邊環境保護問題作為公益訴訟案件的重點線索分別向同級環境執法部門發出檢察建議書。
在海口市檢察機關牽頭聯合有關部門治理下,仙月仙河由濁變清,周圍環境也得到了改善。
“2014年以來,海口檢察機關積極依法開展公益檢察監督實踐,共就美蘭區丁榮水庫污染監督案、海榆中線七公里處東側土地平整可能損害公益等案件發出過多份檢察建議,督促相關職能部門依法起訴或履行職責。”海口市檢察院相關負責人介紹。
2015年7月,全省檢察機關開展為期一年半的“綠色寶島·生態檢察”專項工作,利用這個契機,海口市檢察機關積極探索督促履行職責工作,針對非法采砂、土地污染、水源污染等問題展開監督,辦理了一批有影響力的案件,例如南渡江非法采砂污染環境案等,通過給相關職能部門發送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職責。
“在公益訴訟實踐中,很大一部分案件在訴前程序就得到了解決。督促履行職責、督促起訴等具有公益訴訟訴前程序性質的檢察監督,為公益訴訟的開展打好了前站,可以說日后我院辦理公益訴訟案件也有經驗可循。”海口市檢察院主要負責人介紹,訴前程序是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必經程序,全面施行公益訴訟之前,海口市檢察院在掌握線索后,都以嚴格履行訴前程序的方式守護海口綠水青山。
“公益訴訟,保護的是社會公共利益和國家利益。”海口市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處副處長張杰棟介紹,公益訴訟的全面施行也為保護海南的綠水青山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公益訴訟全面施行后,海口市檢察院成立了公益訴訟工作領導小組,改變傳統訴訟監督書面審查、坐堂等案的習慣,構建起了公益訴訟的內部協作機制;與海口市國土局、環保局、水務局等行政部門進行了溝通聯系,破解案源匱乏的問題。
“公益訴訟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若訴前程序把問題解決了,我們就不起訴,可以有效節約司法資源。”張杰棟告訴記者,應當處理好訴前程序與訴訟程序兩者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訴前程序在保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方面的作用,也能助力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
?
相關鏈接:
貪官受審堅持英語交流 檢察官用英語攻破其心理防線?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