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從今天(8日)起,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印發的《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和《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開始施行。新規明確,互聯網群組“誰建群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
《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要求互聯網群組使用者進行實名認證,規定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后臺實名、前臺自愿”的原則,對使用者進行基于組織機構代碼、身份證件號碼、移動電話號碼等真實身份信息認證。使用者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不得為其提供信息發布服務。
《規定》還明確了互聯網群組建立者、管理者應當履行群組管理責任,即“誰建群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互聯網群組包括微博、微信、QQ、百度貼吧等群組。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這是相關規定首次對“群主”的責任進行明確。群主和管理人員要強化自己的管理職責,不能只建而不管。對于所有的成員必須理性表達,不能利用互聯網群主的方式發布違法違規信息。
對社會比較關注的建群條件、群組規模、群組管理方式等話題,《規定》要求平臺方應根據自身能力來運營相應規模的群組,朱巍表示這也意味著微信群人數限制在未來有可能出現浮動。“500人的上限可以突破,上限到底是多少并沒有一定的具體數量限制,更多的是(看)網絡服務提供者的管理能力。”
《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針對騰訊微信公眾號等用戶公眾賬號做出了規定,明確只有依法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布資質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提供者,才可以通過用戶公眾賬號采編發布新聞信息。
?
?
相關鏈接:
深圳連續出臺互聯網金融監管措施 行業自律監管不斷推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