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呵護藍色海灣 營造綠色空間
海口試點可復制可推廣“灣長制”
海口網10月13日消息(記者 羅津)“灣長制”試點將以主體功能區規劃為基礎,以構建長效管理機制為主線,以改善海洋生態環境質量、維護海洋生態安全為目標,加快建立健全陸海統籌、河海兼顧、上下聯動、協同共治的治理新模式。今年來,海口市與秦皇島等5省市已經啟動“灣長制”試點工作。
10月11日,國家正式批復海口成為全國首批“灣長制”試點城市。海口的“灣長制”將會如何推行,主要任務又有哪些?12日,記者走訪市海洋和漁業局與市“灣長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海口如何加快推進“灣長制”試點工作,形成可落地、可復制、可推廣的“灣長制”制度建設新模式。
關鍵詞:布局
構建空間資源規劃體系 優化海洋產業布局
接下來,全市將科學規劃空間布局,優化空間資源配置,建立以空間治理和空間結構優化為主要內容的空間規劃“一張圖”,推進水利、環保、農業、林業、交通、旅游等涉海相關空間規劃與海洋空間規劃的協調一致,落實“多規合一”。
編制《海口市海岸帶保護與利用規劃》和《海口市海洋產業發展規劃》,修編《海口市海洋功能區劃》,完善海灣空間資源利用規劃體系,劃分生產空間、生活空間和生態空間,明確開發邊界和保護邊界。嚴格控制新增圍填海,確保圍填海總量指標不突破,深入開展區域用海項目后評估工作。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深入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關停并轉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企業,發展創新驅動、綠色生態產業。
關鍵詞:防控
加強海灣環境污染防治 改善海洋環境質量
對于陸源入海污染,海口也將嚴格管控。開展海口灣、澄邁灣和鋪前灣入海污染源排查,提出非法和設置不合理入海排污口(河)清單并實施關停并轉;開展陸源排污口(河)整治,制定與市政管網對接方案,完成城市污水管網排查修復,解決主干管網滿管問題,以流域為單元,落實雨污分流改造,有效控制合流制溢流污染;新建污水處理廠7座,增加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實現80%中水回用。
同時,制定《海口市海洋污染物聯防聯控制度》,堅持陸海統籌、“海澄文”一體,削減五源河、丘海大道泄洪溝和龍昆溝的入海排放量;加強陸源污染物入海口斷面監測,消除入海劣五類水。嚴格防控海上污染,控制海水養殖污染,加強養殖污水處理;控制船舶排污污染,嚴格管理游輪、貨輪等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洗艙水、壓艙水等的排放,清理非法設置的小漁港,促進漁船集中停放。確保近岸海域水環境質量優良率不低于95%,消除劣四類水體,嚴守環境質量底線。
關鍵詞:服務
維護生態功能保障基線 提升生態服務功能
海口將加強生態紅線區常態化監測與管控,確保海洋生態紅線區劃得定、守得住。嚴格保護自然岸線資源,確保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于60%。加強海口市紅樹林和濱海濕地保護,保護和修復淺海濕地、紅樹林、灘涂、河口等生態系統,開展以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的“南紅北柳”整治修復工程,新增和恢復紅樹林,濱海濕地保護面積不低于8000公頃,保護率不低于41%,提升生態服務功能,同時制定《海口市藍色碳匯制度》。
海口將開展海灣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評估和預警,確定臨界超載區和超載區預警等級,采取區域限批等限制性措施,加大海洋保護區選劃力度,提升保護區綜合管護能力,建立海口灣國家級海洋公園,確保海洋保護區面積不少于管轄海域面積的5%。
關鍵詞:綠色
推進“美麗海灣”建設 打造綠色生活空間
不僅如此,我市還將制定《海口市海上環衛制度》,嚴格落實海上環衛機制,打造清潔岸灘海面。禁止港口碼頭、船舶等生產生活垃圾傾倒入海,海漂垃圾及時清理,海岸帶垃圾清除率100%,堤岸坡面保持清潔,無暴露垃圾,堤岸立面無吊掛雜物,恢復整潔優美的海灣環境。全面排查海灣內違法建筑物、構筑物,杜絕岸線亂占濫用等行為,清理整治沿岸私搭亂建和廢棄工程。
繼續實施“藍色海灣”工程,加大對受損岸線的修復和養護力度,增加海灘生態護岸功能,改善海岸景觀,提升海灣生態宜居水平,親水生態岸線保有率不低于88%,公眾海岸景觀滿意度達到90%以上。
關鍵詞:監管
建設海洋環境監測網絡 加強生態環境管理
未來,海口將繼續科學布設海洋環境監測站,構建監測網絡,做好傳輸網絡管理和軟硬件系統維護、專網擴展及升級、無人機監測基地建設,形成海洋環境在線監測能力。開展灣內岸線、地形地貌、地質構造、植被、動物、自然人文遺跡、開發利用情況、潮間帶生物、水深地形、水文水動力等環境本底調查。
開展所轄海域范圍內的陸源入海排污口、海水養殖區、重點海洋功能區及重點圍填海建設項目等海域的海洋環境變化監測與評價,掌握海洋環境質量變化趨勢,實施海洋環境監測通報制度。
關鍵詞:預警
建設災害監測網絡 提升監測預警能力
為預警防控海洋災害,我市將編制《海口市海洋災害風險區劃》,制定風暴潮、海嘯、巨浪等突發性海洋災害風險區劃和風險預案,確定不同災度下的撤離區域、撤離路線和救災方案;分區分級制定《海口市海洋環境災害聯防聯控應急處置制度》,落實人員、設備和資金等保障措施。
開展灣內海洋環境災害風險評估,全面排查轄區內可能出現突發性溢油、赤潮、岸灘侵蝕、危化品泄露或其它海損事件的重點目標和區域,列出重點環境災害風險清單。建設海洋環境災害監測網絡,提升海洋環境災害監測預警能力。
關鍵詞:獎懲
建立生態補償管理制度 形成約束激勵機制
海口將建立《海口市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制度》,核算海灣自然資源資產的存量及其變動情況,記錄當期(期末-期初)海灣自然和各經濟主體對生態資產的占有、使用、消耗、恢復和增值活動,評估當期生態資產實物量和價值量的變化。構建海灣自然資產價值評價體系。開展生態保護補償工作,制定《海口市生態補償管理辦法》,對生態保護成績突出的地區、部門、企業、集體給予資金、財政政策、項目投資、產業政策、智力技術等方面的補償。
制定《海口市海上活動行為規范》,倡導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制定《海口市居民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獎懲制度》,形成公眾參與海灣生態環境建設獎懲機制,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處罰,對保護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獎勵。
關鍵詞:執法
構建聯合巡查執法體系 打造綜合執法合力
為加強聯合執法,海口將制定《海口市“灣長制”管理條例》,指導開展海口市“灣長制”各項工作,據此制定《海口市“灣長制”試點工作聯合巡查執法制度》。
建立日常監管巡查機制,制定巡查方案、明確巡查責任,協同海口海事局、海監、漁政、海警、交通港航、邊防派出所等海上執法力量及國土、城管、林業、水務等陸上執法力量,對重點岸段、海域、流域開展動態巡查,對違背“灣長制”任務目標的違法違規行為做到早發現、早處理。
?
相關鏈接:
8月海口三亞新建商品住宅同比呈現漲幅收窄勢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