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地下綜合管廊長啥樣?綜合管廊內部都有啥?管廊建設研發出哪些新科技?
本報記者帶您海口地下“迷城”逛一圈
地下綜合管廊因建設、運營均位于地下,而自帶神秘色彩,常常引起人們的好奇心。甚至一提到地下管廊,便會讓人聯想起國外影視劇中經常出現的可以行使汽車的巨大“下水道”。
2015年4月,海口成為全國首批10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之一。截至目前,長濱路項目已進入試運營階段。根據《海口市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劃》,海口至2030年將建成222.1公里的地下綜合管廊。
海口的地下綜合管廊究竟是什么樣子?管廊內部都有啥?管廊怎么運營?……帶著這些疑問,南國都市報記者深入管廊內部,為您揭開未來海口地下“迷城”的面紗。
南國都市報記者黨朝峰 通訊員金芝/文南國都市報記者劉孫謀/圖
管廊內能跑車。
A 地下管廊長什么樣?
鋼筋混凝土制成的地下“隧道”
管廊底部距離地面約7~11米
地下綜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綜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電力、通信,燃氣、供熱、給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于一體,設有專門的檢修口、吊裝口和監測系統,實施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和管理,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
管廊主體結構由鋼筋混凝土制成,外部四周都做防水處理。管廊的底部距離地面7~11米左右。一段段標準化建設、截面為數十平方米矩形的管廊在地下緊密連接長達數公里,除了管廊前后兩個端口和一些露出地面的通風口和投料口外,宛如一條地下“隧道”。
目前,海口在建的管廊有單層單艙、雙艙、三艙及雙層四艙幾種類型,管廊的內部也稱為艙內,每種艙內人都可以在里面自由走動。
空間較大的艙內,內部足夠寬可并排容納兩輛小轎車或一輛工程檢修車在內部通行。
B、地下管廊內都有啥?
電力、通信、給水、燃氣等各種管線是主角
地下綜合管廊建好后,艙內的電力、通信、給水、燃氣等各種管線便成為主角。
中鐵四局集團四公司海口地下綜合管廊項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管廊的建設單位,完工后將把管廊交給海口市政府有關部門管理,至于哪些管線將入廊,具體則由相關部門決定。
據介紹,空間最大的艙一般為綜合艙,主要用來架設弱電、通信、給水等管線,空間較小的艙一般為燃氣或高壓艙,用來安置天然氣管道或高壓線纜。給水管道和燃氣管道口徑較大、質量大,一般靠近管廊底部安置,其他線纜質量輕分別架在艙內墻壁兩側建好的金屬支架上,每個支架最多可并排放置多條線纜。
雖然是政府投資項目,不過各類管線入廊并非免費。據了解,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入廊管線單位應向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運營單位繳納入廊費和日常維護費,具體收費標準要統籌考慮建設和運營、成本和收益的關系,由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運營單位與入廊管線單位根據市場化原則共同協商確定。
不過,和許多人想象不同的是,海口的地下綜合管廊不具備市政排水功能,路面上的雨水和污水,仍是通過市政排污管道系統排放。
管廊內有各種管線。
電氣、消防、通風、排水、弱電監控系統保管廊暢通
地下綜合管廊的正常運營,離不開電氣、消防、弱電監控、通風、排水系統等多種系統。
電氣系統包括照明、插座、供電、出口指示燈設備,是管理維護管廊的主要系統之一。管廊內24小時通電,保證電氣、消防、弱電監控、通風、排水等系統設備正常運轉。
由于管廊處于地下,較為封閉,確保艙內消防安全顯得尤為重要。消防系統包括熱氣溶膠滅火器、氣體泄漏自動探測器、聲光探測等設備。當滅火器感應到管廊內溫度升到一定程度時,會自動啟動干粉滅火。而氣體泄漏自動探測器則專門安裝在燃氣艙。當燃氣艙內發生氣體泄漏時,距泄漏點最近的自動探測器會及時感應,并自動啟動艙內防火分區自動隔斷技術,使防火門自動關閉,同時啟動自動通風,將艙內泄漏氣體排到地面。
管廊艙內的所有管線和系統,都在弱電監控系統的實時監控之下。弱電監控系統包括攝像頭、環境監控設備。
艙內氣體泄漏、管道漏水、失火等任何問題,觸發報警裝置,將立即顯示在主控中心大屏幕,主控中心通過電腦及時發出指令啟動相關預防系統,或通知工作人員及時趕到事發點處理問題。此外,環境監控設備可以設定感應艙內氧氣濃度、溫度、濕度等,如果感應到超出預定范圍,將及時報警,從而保證艙內工作人員和管線的安全。
攝像頭、滅火器保障安全。
C、地下管廊有啥作用?
解決“馬路拉鏈”難題
據了解,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我國要建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地下綜合管廊并投入運營,反復開挖地面的“馬路拉鏈”問題明顯改善,管線安全水平和防災抗災能力明顯提升,逐步消除主要街道蜘蛛網式架空線,城市地面景觀明顯好轉。比如城市供水管道腐蝕了需要更換,只要維修工人進入管廊內,同時把設備投進地下綜合管廊里進行維修即可。
根據住建部統計數據,截至2016年底,全國147個城市28個縣已累計開工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2005公里。國務院也已將地下綜合管廊列為國家重點支持的民生工程。
建成可使用百年
中鐵四局集團四公司海口地下綜合管廊項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口地下綜合管廊的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安全等級為一級。
我省經常遭遇臺風侵襲,每次面臨強臺風,對于地上的電線桿、高壓電箱、燃氣管道等來說,都將是一次考驗,被臺風破壞的情況屢見不鮮。而水電氣等管線進入地下管廊,將能得到有效保護。
此外,一些管線工程沒有留下準確圖紙,建設系統缺乏精準信息數據,致使常發生挖開后碰到障礙物不得不繞道、改線、改管等現象。地下管廊的建成將極大提高海口的基礎設施質量和管理水平,大大提高管線的壽命。
在海口市椰海大道上,綜合管廊在施工中。
D、目前在海口進展如何?
至2030年將建成222.1公里管廊
海口市地下綜合管廊項目是全國首批試點地下管廊工程。目前一期已經建成交付,二期正在建設中,部分廊體已經成型。
根據《海口市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劃》,海口至2030年將建成222.1公里的地下綜合管廊。其中中心組團103.61公里,長流組團61.61公里,江東組團48.2公里,美安科技新城7.68公里。干線型137.26公里,支線型84.84公里。為有效對綜合管廊進行監控和供電,本次綜合管廊規劃還設置了12個監控中心。
海口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可切實增強海口市地下管線防災能力,對防止道路反復開挖、統籌地下管線建設、節約利用地下空間大有益處。作為第一批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此《規劃》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E、海口項目有哪些創新?
海口國內首創“雙層四艙”
我國地下綜合管廊首批試點城市中,大多使用單層多艙的設計,而海口椰海大道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則采用“雙層四艙”的設計,系全國首個“雙層四艙”管廊。
記者在現場看到,施工方在深11米、寬10米的作業面上,設置了“雙層四艙”,分別是綜合艙、燃氣艙、高壓艙、電力艙,最高的艙有3.7米高。
相關負責人介紹,正在建設中的椰海大道地下綜合管廊工程位于海口中心城區,采用中央綠化帶設計“雙層四艙斷面”,有效解決了施工作業面不足的同時滿足了沿線管線的需求,減小對既有道路影響,是工程設計上的一大創新。
目前,椰海大道地下綜合管廊工程管廊主體結構施工全面步入沖刺階段。現場負責人表示,項目部將土方外運作業和管廊主體結構澆筑作業分開,夜晚確保土方外運,白天及時澆筑混凝土,在不擾民的同時加速推進施工。
國內首臺U型盾構機海口始發
10月1日,國內首臺U型盾構機在海口市椰海西延路段(海榆中線—長天路)地下綜合管廊施工現場成功始發。據悉,這臺U型盾構機是中國自主研發,可廣泛應用于埋深較淺的預制管廊、綜合管道鋪設等管廊施工領域,這也開創了國內綜合管廊施工新工法。
U型盾構綜合管廊施工工法與傳統的明挖施工工法相比,機械化程度、安全性能更高,成本低,速度快,施工范圍小,不用放坡,出渣少、噪音振動小,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也更小,具有安全、快捷、經濟、環保等技術優勢。
與普通施工法相比,可減少人工50%,節省費用20—40%,縮短工期30%。以100米綜合管廊的建設為例,傳統工法需要30個工人施工一個月左右才能完成,而使用U型盾構綜合管廊施工工法僅需七、八個工人,十幾天就能完成工程,而且可以節約成本。
引進裝配式建筑 可縮短工期30%
記者從中鐵四局海口綜合管廊預制廠了解到,隨著裝配式建筑技術在海口地下綜合管廊項目的應用,可大大減少管廊施工過程中的模板投入,有效縮短工期30%以上,同時也能讓施工現場保持干凈、整潔。
預制廠共分為預制生產區、構件堆放區、辦公生活區、混凝土攪拌站、附屬功能區等五大區域。車間工人不多,他們通過機械設備的協同合作,生產出了建造管廊廊體所需的主材——疊合板。
預制廠黨委書記曹衛標介紹,預制廠生產的裝配式建筑下一步計劃用于另外4條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屆時將大大提升海口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速度和質量。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預制廠除了可以生產裝配式管廊構建外,還可以生產地鐵管片、裝配式住宅PC構件等產品。曹衛標認為,海南空氣質量一流,而裝配式建筑具備綠色環保的優勢,加上海南在政策上支持未來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因此預制廠生產區除了預制管廊自動化生產線一條和鋼筋加工制作生產線一條外,遠期還預留了PC構件或管片生產線一條,在海口地下綜合管廊項目結束后,預制廠計劃繼續向裝配式建筑市場領域發展。
?
?
相關鏈接:
海南:首臺U型盾構機在海口地下綜合管廊始發?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