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口市椰海大道上,綜合管廊在施工中。
D、目前在海口進展如何?
至2030年將建成222.1公里管廊
海口市地下綜合管廊項目是全國首批試點地下管廊工程。目前一期已經建成交付,二期正在建設中,部分廊體已經成型。
根據《海口市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劃》,海口至2030年將建成222.1公里的地下綜合管廊。其中中心組團103.61公里,長流組團61.61公里,江東組團48.2公里,美安科技新城7.68公里。干線型137.26公里,支線型84.84公里。為有效對綜合管廊進行監控和供電,本次綜合管廊規劃還設置了12個監控中心。
海口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可切實增強海口市地下管線防災能力,對防止道路反復開挖、統籌地下管線建設、節約利用地下空間大有益處。作為第一批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此《規劃》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E、海口項目有哪些創新?
海口國內首創“雙層四艙”
我國地下綜合管廊首批試點城市中,大多使用單層多艙的設計,而海口椰海大道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則采用“雙層四艙”的設計,系全國首個“雙層四艙”管廊。
記者在現場看到,施工方在深11米、寬10米的作業面上,設置了“雙層四艙”,分別是綜合艙、燃氣艙、高壓艙、電力艙,最高的艙有3.7米高。
相關負責人介紹,正在建設中的椰海大道地下綜合管廊工程位于海口中心城區,采用中央綠化帶設計“雙層四艙斷面”,有效解決了施工作業面不足的同時滿足了沿線管線的需求,減小對既有道路影響,是工程設計上的一大創新。
目前,椰海大道地下綜合管廊工程管廊主體結構施工全面步入沖刺階段。現場負責人表示,項目部將土方外運作業和管廊主體結構澆筑作業分開,夜晚確保土方外運,白天及時澆筑混凝土,在不擾民的同時加速推進施工。
國內首臺U型盾構機海口始發
10月1日,國內首臺U型盾構機在海口市椰海西延路段(海榆中線—長天路)地下綜合管廊施工現場成功始發。據悉,這臺U型盾構機是中國自主研發,可廣泛應用于埋深較淺的預制管廊、綜合管道鋪設等管廊施工領域,這也開創了國內綜合管廊施工新工法。
U型盾構綜合管廊施工工法與傳統的明挖施工工法相比,機械化程度、安全性能更高,成本低,速度快,施工范圍小,不用放坡,出渣少、噪音振動小,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也更小,具有安全、快捷、經濟、環保等技術優勢。
與普通施工法相比,可減少人工50%,節省費用20—40%,縮短工期30%。以100米綜合管廊的建設為例,傳統工法需要30個工人施工一個月左右才能完成,而使用U型盾構綜合管廊施工工法僅需七、八個工人,十幾天就能完成工程,而且可以節約成本。
引進裝配式建筑 可縮短工期30%
記者從中鐵四局海口綜合管廊預制廠了解到,隨著裝配式建筑技術在海口地下綜合管廊項目的應用,可大大減少管廊施工過程中的模板投入,有效縮短工期30%以上,同時也能讓施工現場保持干凈、整潔。
預制廠共分為預制生產區、構件堆放區、辦公生活區、混凝土攪拌站、附屬功能區等五大區域。車間工人不多,他們通過機械設備的協同合作,生產出了建造管廊廊體所需的主材——疊合板。
預制廠黨委書記曹衛標介紹,預制廠生產的裝配式建筑下一步計劃用于另外4條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屆時將大大提升海口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速度和質量。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預制廠除了可以生產裝配式管廊構建外,還可以生產地鐵管片、裝配式住宅PC構件等產品。曹衛標認為,海南空氣質量一流,而裝配式建筑具備綠色環保的優勢,加上海南在政策上支持未來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因此預制廠生產區除了預制管廊自動化生產線一條和鋼筋加工制作生產線一條外,遠期還預留了PC構件或管片生產線一條,在海口地下綜合管廊項目結束后,預制廠計劃繼續向裝配式建筑市場領域發展。
?
?
相關鏈接:
海南:首臺U型盾構機在海口地下綜合管廊始發?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