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低矮昏暗的平房內,91歲的王明良靜靜地坐在床上,由于年事已高,他行動不便而且記憶力也出現了問題。“吱”的聲響,破舊木門被推開,一個身形修長的女人來到王明良身邊,輕輕拉起那雙布滿皺紋的手。這時,只見老人的臉上掛滿了孩子般的笑容,爽朗的笑聲也在屋內回蕩——他記得她是誰。
她是王云芳,一個與老人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人。但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作為五指山市毛陽鎮毛旦村駐村第一書記,王云芳與王明良、與眾多毛旦村村民建立起了“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關系。
現在的王云芳已前往新的單位任職,可她從沒有忘記毛旦村的“家人”。10月12日,王云芳暫時忙完了手頭的事情,途經蜿蜒曲折的阿陀嶺公路,再次來到那片熟悉的土地。
王云芳在五指山市毛陽鎮毛旦村走訪。
王云芳在五指山市毛陽鎮毛旦村走訪。
“阿公,最近身體怎么樣?”擔心王明良聽力下降,王云芳將身體湊近了些,提高嗓音問到。當得知老人前段時間不小心摔了一跤,導致腳上疼痛不已,王云芳焦急地伸出手按了按,并連連寬慰老人。
王云芳在五指山市毛陽鎮毛旦村走訪。
王云芳在五指山市毛陽鎮毛旦村走訪。
走出房門,王云芳上前和王明良的家人溝通起老人的生活起居以及各自的工作情況。王云芳總是帶著鄰家小妹的笑容,一雙大大的眼睛讓人充滿了訴說欲。
“別人的話我不怎么聽,我也不愿意理他們,但是王書記不一樣。”戴著帽子的王某平看起來較為憨厚,可外人并不知道這是一名精神分裂癥患者。早些年,王某平與父親住在一起,幾乎沒有什么收入,還喜歡喝酒,而只要一喝酒,他就很容易犯病。
當王云芳來到毛旦村后,王某平成為她最牽掛的人之一。“最近沒有喝酒了吧?”站在王某平尚未完工的新房前,王云芳笑著問道。得到肯定的答復后,王云芳豎起大拇指表揚道,“不錯不錯,只要不喝酒,你就是好樣的。”
這個時候,王某平的父親王才業加入到他們的談話中。三個人從王某平的身體精神狀況聊到正在建設的新房,再聊到產業幫扶情況,以及對于未來的打算。當父親或兒子說完一件事或提出了一個疑問時,王云芳或表揚或贊成或立即拿出手機幫助溝通解決。
王云芳一直是這樣做的,無論是對于牽掛的村民,還是對于共事的村干部。時間回到2016年,王云芳剛剛就任毛旦村駐村第一書記時,她首先面對的就是毛旦村這個“軟弱渙散”黨支部。
王云芳在五指山市毛陽鎮毛旦村和村干部們交流。
如果說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是王云芳等第一書記的主要任務,那么帶領一支充滿凝聚力和戰斗力的班子隊伍則是實現目標的重中之重。王云芳顯然意識到這一點,她也用自己的方法做到了這一點。
“別看王書記是一名女性,但她進村入戶、幫扶貧困戶從不嫌苦嫌累,很多時候到了飯點她也要完成手里的事才去吃飯。”毛旦村委會文書王政耀說,王云芳不僅自己身體力行奔走于扶貧一線,也經常找準機會潤物無聲地幫助指導村干部,毛旦村委會總算摘掉了“軟弱渙散”黨組織的帽子。
那本紅色的扶貧手冊恰好能夠說明。翻看這本冊子,致貧原因上是王云芳深入了解貧困戶后得出的全面分析,幫扶計劃上則從思想、危房改造、產業幫扶等方面按照時間節點做了說明。
“我是黨員,貧困戶不僅是我的工作對象,他們更是我的家人。”王云芳說,脫貧攻堅是一項必須要打贏的戰役,因此絕不能抱著完成任務的念頭去開展工作,一定要用真心真情去贏得貧困戶的信任和支持。
王云芳在五指山市毛陽鎮毛旦村和村民交流。
王云芳在五指山市毛陽鎮毛旦村走訪。
王云芳在五指山市毛陽鎮毛旦村走訪。
第一書記的任期結束了,王云芳與毛旦村的聯系卻沒有割斷。如同連接五指山市區和毛陽鎮的阿陀嶺公路,蜿蜒曲折是過程,美好幸福是終點,行走在這條路上的人帶著滿滿的牽掛,不斷前行。
?
相關鏈接:
臨高縣和舍鎮發掘竹資源 帶領67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