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英藝術家合作推出的現代舞劇《欞·花姑子》18日晚在濟南首演。這部舞劇取材于中國古代小說《聊齋志異》。
《欞·花姑子》的舞臺僅有20平方米左右,兩邊分別懸掛著八條寬幅黑紗,上空吊著四盞昏黃的燈。舞者服飾和頭飾極簡,主要以肢體動作引人入勝。
這部舞劇的編舞是英國獨立編舞家詹妮斯·克萊斯頓(Janis·Claxton),音樂設計制作是英國作曲家皮帕·墨菲(Pippa·Murphy),編劇、導演則是山東省藝術研究院音樂舞蹈研究所的邱曉晨。通過中演演出院線發展有限公司的“一帶一路”國際劇院聯盟,上述三位藝術家結識并合作。
邱曉晨說,兩位英國朋友把新鮮的創作理念帶進主創團隊,例如編舞詹妮斯·克萊斯頓用“即興編舞法”訓練演員,這突破了編舞教動作、演員模仿的傳統模式,充分激發了演員的主動性,增加了藝術創作的可能性。
“《聊齋志異》已衍生出許多影視劇等文娛作品,但有些對聊齋存在片面解讀,僅突出其花妖狐魅的一面”,邱曉晨說,閱讀《聊齋志異》全部故事后,她對“報恩”這一情結感觸頗深,其中花姑子與安生的愛情故事最突出。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欞·花姑子》是邱曉晨繼2016年將儒家“君子”思想轉化為舞劇《蘭》后的又一力作。對此,她認為,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轉化為藝術實踐有助于促使人們重讀經典,同時藝術站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肩膀上,其內涵更豐富。
《欞·花姑子》是首屆山東省文化惠民消費季中的重要原創作品。邱曉晨說,這部舞劇的演員全部來自山東本地,因為主創團隊希望借此次機會,為山東本土培養一批有潛力的青年演員,為山東演藝事業積攢力量。
“藝術應該在學術性、民族性、國際性方面做有益探索,這是我們的初衷”,山東省藝術研究院院長張積強說,國際化合作加速中外文化交流融合,開拓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外交流的新途徑,在世界語境中講好中國故事。(完)
?
相關鏈接:
山東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 將出臺各項紅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