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GDP增速為6.9%,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態勢持續發展。
十九大開幕前后,財政部、農業部、商務部、央行、國資委、海關總署、工商總局、銀監會、民航局、國家外匯局等部門也陸續發布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多角度呈現我國經濟發展亮點。
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GDP增速為6.9%,增速與上半年持平,比上年同期加快0.2個百分點。其中,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8%,經濟連續9個季度運行在6.7-6.9%的區間。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邢志宏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穩的格局更加鞏固,新的動能更加有力,好的態勢更加明顯,經濟發展的包容性和獲得感明顯增強,為全年完成目標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前三季度
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7%
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8.3%
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58478億元,同比增長7.5%
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80644億元,同比增長8.1%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3178億元,同比增長10.4%。
進出口總額202930億元,同比增長16.6%
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5%
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6.5%
經濟發展韌性明顯增強
“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新舊動能加快轉換,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增強,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在持續發展。”邢志宏說說。
前三季度,我國GDP增速與上半年持平,比年同期加快0.2個百分點,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速連續九個季度運行在6.7%至6.9%的區間,發展的韌性明顯增強。
從就業看,今年經濟增長比較平穩,經濟增量繼續擴大,經濟結構調整使吸納就業的能力明顯增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持續推進,積極就業政策效應不斷顯現,就業成為我國經濟運行當中一個突出的亮點。前三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7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0萬人,全年1100萬的新增城鎮就業目標即將提前完成。
從物價水平看,前三季度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5%,漲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5個百分點。扣除食品和能源以后的核心CPI的同比漲幅是2.1%,也屬于溫和上漲。
從國際收支看,今年以來我國進出口保持了快速增長,經常項目保持順差,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外匯儲備連續八個月在增加。
“我國經濟結構也在調整優化,發展的協調性進一步增強。”邢志宏說,從產業結構看,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了7.8%,比第二產業快1.5個百分點,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58.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3個百分點。工業領域當中,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呈現加快增長的態勢,工業技術含量和發展水平在進一步提升。
從需求結構看,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64.5%,比資本形成的貢獻率高出了31.7個百分點,繼續保持第一驅動力的作用。投資結構繼續優化,投資著力增強經濟發展后勁,補短板、調結構、強弱項,對經濟增長的關鍵性作用也得到了有效的發揮。
此外,隨著三大戰略深入實施,四大板塊良性互動,區域協同發展的效應在進一步增強;新舊動能加快轉換,活力潛力持續釋放,新產業、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蓬勃發展,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廣泛滲透,新的服務不斷涌現;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發展的可持續性增強。
消費驅動增長模式更鞏固
前三季度,我國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64.5%,比上年同期提高2.8個百分點,表明消費驅動經濟增長模式更加鞏固。
“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來,我國一直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創新宏觀調控,堅定不移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適度擴大總需求,深入發掘內需的潛力,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潛力,使整個經濟增長從過去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向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的局面轉變。”邢志宏說。
從2014年到2016年,消費連續三年已經成為我們國家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今年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4%,兩位數的增長與上半年和去年同期都持平;特別是9月份增長10.3%,比上月加快0.2個百分點。去年的9月份有中秋節的影響,基數是比較高的,但今年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還比上個月加快了。
“現在,居民消費的持續升級,新的商業模式的快速興起,加上消費政策的不斷完善和消費環境的不斷改善,都有效地激發了消費的潛力。”邢志宏說。
從消費品類來看,升級類的商品銷售增長比較快。前三季度,增長最快的是體育娛樂用品同比增長17.4%,其次家具類同比增長13.3%,化妝品類、建筑及裝潢材料類、中西藥品類、醫療保健類等的用品增幅都在12%以上。
從消費形態來看,服務型消費的空間比較大。根據相關部門的統計,今年暑期電影票房同比增長了30%,最近連續三個季度中國居民出游的意愿都保持在80%以上。城鄉住戶調查統計資料也顯示,居民消費支出當中,居住類、教育文化娛樂類、醫療保健類的消費都是兩位數的增長,而且比重在不斷地提升。
從消費模式來看,現在網絡銷售增勢強勁,前三季度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29.1%,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更快,達到52.8%。邢志宏表示,隨著經濟穩中向好,市場需求的進一步的活躍,今年以來實體零售的增長出現了好的局面。當然,實體零售也是在線上線下加速融合、相互促進,實體零售業態零售額增長速度比上年同期提高1.5個百分點,其中百貨店、專業店的零售額增速分別比去年同期加快3.3和2.5個百分點。
實現預期發展目標有支撐
邢志宏表示,當前,支撐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的有利因素在不斷積累增多,下一階段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還將持續發展,全年有望更好實現預期發展目標。
首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實體經濟持續向好,發展的基礎在夯實和加強。今年以來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在“三去一降一補”的基礎上,又進一步拓展新領域、豐富新內涵,推動實體經濟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三次產業都是在調整中發展,在轉型中升級,整個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在穩步提升。
其次,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在大力實施,市場活力在不斷地激發。創業創新的蓬勃發展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各地區、各部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加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力度,不斷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有效地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的創造力,主要表現在新的主體在快速成長。前三季度,我國新登記的企業達到451萬戶,同比增長12.5%,日均登記企業達到1.65萬戶,超過去年日均登記企業1.5萬戶的水平。
再次,我國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需求的潛力進一步釋放,市場的信心和發展的預期進一步提升。今年以來,我國繼續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宏觀調控注意在區間調控的基礎上,注重定向調控、相機調控,適度擴大總需求,在促進消費穩定增長的同時,注重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性的作用,鞏固外貿回穩向好的態勢,形成了內外需求聯動發展的格局,對經濟增長都帶來了積極的影響,有力地提振市場信心,改善了發展預期。
其中,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一直保持在兩位數的增長,居民消費的升級態勢在繼續加快,消費的政策在不斷地完善。同時,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增長在加快,這都為消費的進一步擴大提供了基礎支撐。從投資看,隨著企業效益明顯改善,市場需求穩步擴張,企業投資能力在增強,投資空間也在擴大。從外需看,世界經濟穩步復蘇,整個需求在擴張,同時我國出口產品競爭力不斷提高,出口將繼續保持回穩向好的態勢。
財政部
前三季度全國財政收入實現較快增長
重點支出得到有效保障
◆ 1月至9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4129億元,同比增長9.7%;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51873億元,同比增長11.4%。
◆ 1月至9月累計,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3372億元,同比增長9.4%,為年初預算的80.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70757億元,同比增長10%,為年初代編預算的78.6%。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的稅收收入113101億元,同比增長12.1%;非稅收入21028億元,同比下降1.6%。
農業部
農產品市場呈現企穩回暖態勢
◆ 三季度,“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均值為96.56,環比下降1.13個點,同比低0.22個點;“菜籃子”產品200指數為95.79,環比下降1.27個點,同比低0.3個點。
◆ 三季度,國有糧食企業小麥收購均價每百斤119.5元,同比高2.0%。
商務部
前三季度我國對外投資降幅收窄
行業結構持續優化
◆ 前三季度,我國對外累計投資780.3億美元,同比下降41.9%,降幅比上半年減少3.9個百分點,進一步收窄。
◆ 前三季度,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4個國家和地區的5159家境外企業新增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非理性對外投資得到進一步有效遏制。
◆ 前三季度,對外投資主要流向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以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占比分別為32%、17.3%、12.2%和10.5%;房地產業、體育和娛樂業對外投資沒有新增項目。
◆ 前三季度,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合計96億美元,涉及57個國家,占同期總額的12.3%,比去年同期增加4個百分點。
◆ 前三季度,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在5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508個,合計1426.7億美元,占新簽合同總額的84.8%。對外承包工程帶動貨物出口109.7億美元,同比增長17.1%,高于同期貨物貿易出口增幅。
中國人民銀行
M2增速觸底反彈,定向降準效果或提前顯現
◆ 9月末,M2余額165.57萬億元,同比增長9.2%,較上月出現反彈。
◆ 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11.16萬億元,同比多增9980億元,超出市場預期。
◆ 前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5.67萬億元,同比多增2.21萬億元,增速平穩。
國資委
前三季度收入、利潤增速為2012年以來同期最好
◆ 前三季度,央企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9.1萬億元,同比增長15.4%;實現利潤總額11104.8億元,同比增長18.4%,延續了去年四季度以來持續增長態勢,效益創歷史最好水平。
◆ 前三季度,中央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8.3%,工業企業增收額對央企整體收入增量的貢獻達75.3%;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4%,增利額占央企利潤增量比重為64%。
◆ 前三季度,電網、裝備制造、通信、交通運輸等戰略性和支柱性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3%;煤炭、鋼鐵、火電等產能過剩行業央企固定資產投資下降33.5%、19.3%和21%。
◆ 9月末,央企平均資產負債率繼續穩定在66.5%,比年初下降0.2個百分點,石油石化、冶金、航空、商貿、軍工等行業帶息負債規模同比下降。
海關總署
外貿穩中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
◆ 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0.2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6%。其中,出口11.16萬億元,增長12.4%,進口9.13萬億元,增長22.3%;貿易順差2.03萬億元,收窄17.7%。
◆ 前三季度,鐵礦砂、原油、銅、煤炭等進口價格的上漲,帶動我國進口價格總體上漲10.6%,而進口價格上漲通過國內生產傳導到出口環節,推動出口價格上漲4.8%。
◆ 三季度進出口值7.18萬億元,環比今年二季度增長3.5%,創下了季度進出口規模的歷史新高。
◆ 前三季度,我國紡織服裝等7大類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長9.4%,仍然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
工商總局
改革推動雙創進入黃金期
日均新設企業達1.65萬戶
◆ 前三季度,我國新登記企業451萬戶,同比增長12.5%,平均每天新設1.65萬戶,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
◆ 前三季度,新興服務業發展較快,教育、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現代服務業繼續較快增長,同比分別增長40.5%、24.5%、17.9%。
◆ 2016年第三季度新設企業到2017年第三季度,開業率為69.7%,戶均從業人員由開業時6.27人增加到7.42人,增長18.4%。
銀監會
制造業貸款增速連續9個月正增長
◆ 前9個月,銀行業新增貸款11.5萬億元,占新增資產的比例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35.5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貸款增速連續9個月保持正增長,增速較去年同期上升2.6個百分點。
◆ 同業資產和負債雙雙收縮,截至今年9月末,兩者比年初分別減少2.6萬億元和2萬億元。此外,理財產品增速已連續八個月下降,目前降至4%,比去年同期下降30個百分點。
◆ 截至9月末,銀行業不良貸款率比年初下降0.04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率比年初下降0.47個百分點;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13.3%,撥備覆蓋率179.5%,流動性比例48.3%,均保持較高水平。
民航局
民航業多項運行指標再創新高
◆ 前三季度民航業實現運輸飛行786.2萬小時,通航59.3萬小時,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1.4%和2.7%。
◆ 2010年8月至2017年9月30日,我國民航實現運輸航空持續安全飛行85個月、5400多萬小時,創造了歷史上最好的安全紀錄。
◆ 9月份,民航全行業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92.8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1.9%。航空客運全行業共完成旅客運輸量4654.6萬人,同比增長11.5%。航空貨運共完成貨郵運輸量64.4萬噸,同比增長7.1%。
◆ 前三季度,國內航線完成運輸總周轉量512.3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1.6%。國際航線完成運輸總周轉量284.3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3.5%。國內、國際航線增速差異趨于縮小。
◆ 在客運方面,前三季度國內航線完成4.1億人次,同比增長13.3%,國際航線完成4147萬人次,同比增長5.2%。
國家外匯管理局
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總體趨向均衡
◆ 前三季度,銀行結售匯逆差1129億美元,同比下降54%;其中,8月逆差38億美元,9月順差3億美元。
◆ 前三季度,衡量企業購匯動機的售匯率,也就是客戶從銀行買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支出之比為66%,較2016年同期下降8個百分點。
◆ 前三季度,衡量結匯意愿的結匯率,也就是客戶向銀行賣出外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收入之比為63%,較上年同期上升2個百分點。
◆ 前三季度,銀行對客戶遠期結匯簽約同比增長1.2倍,遠期售匯簽約下降5%,遠期結售匯簽約順差77億美元,2016年同期為逆差581億美元。
◆ 截至9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31085億美元,比2016年末上升了980億美元。其中,2至9月份儲備余額連續8個月回升。
?
?
相關鏈接:
今年前三季度 現代服務業推動海南經濟較快發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