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亞慶:提高國資監管針對性有效性和系統性
將加強央企海外資產監管,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資料圖:國資委主任肖亞慶 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對國有資產的監督力度將繼續加大,提高監督效能、健全監管體系的步伐也在加快。國資委網站消息,十九大代表、國資委主任肖亞慶20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國資委下一步工作的關鍵是對照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國資監管的針對性、有效性和系統性,使全民財富更加可靠。
肖亞慶表示,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對國資委監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來,中央企業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在國際分工中占據更有利的地位。”他坦言,在此過程中也發現一些問題,吸取了教訓,進一步加強了境外國有資產監管。他表示,目前已經出臺了《中央企業境外投資監督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下一步將繼續完善制度建設,規范經營嚴格管理,嚴肅問責打擊腐敗,推動開放合作,加強央企海外資產監管,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加強監督、防止流失,既是國企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國企改革的前提。”國資委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此前表示,國資委在從健全制度體系、構建工作閉環、盯緊重點環節、強化責任追究四個方面積極推進監管工作,嚴防國有資產流失。據國資委介紹,國資委在職能轉變、內部機構調整過程中新設了三個監督局,它們和監事會與業務廳局“一前一后”相互配合,形成發現問題、分類處置、督促整改、責任追究的工作閉環。同時,國資委通過打造監督工作的領導決策、協調處置、監督報告三個平臺,進一步明確責任、加強協同,有效提升了監管效能。
在企業改制重組、產權交易、重大投資等一些重點環節和領域,國資委則有針對性地強化了監督力度。據悉,近兩年國資委將海外經營的監督作為重點,采取多種方式,系統地加強了對國有企業海外經營的監督,采取了常態化的監督檢查,以及時揭示境外企業各類問題和風險、嚴格督促整改。
在肖亞慶看來,國企發展不是單純為了擴展規模,而是將與“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歷史進程相契合,與中國以及全球市場相結合。“踐行新發展理念,在創新驅動、綠色發展上發揮率先帶頭作用,也要在開放合作中實現多贏競合。”在談及如何做強做優做大國企時,他表示,“國有企業的‘強、優、大’,不僅體現在綜合實力、技術水平、人才隊伍和經營管理,還體現在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
事實上,近年來在激發企業活力方面的改革已經取得了積極成效。在現代企業制度建立方面,目前央企各級子企業公司制改制面已經超過92%,省級國資委監管企業的改制面超過90%,企業形態的轉變有力促進了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和資本運營效率的提升。建設規范董事會的央企達到83家,92%的地方國資委所監管一級企業建立了董事會。國企的內部三項制度改革也在向市場化、規范化的方向推進。
優化國企股權結構的改革舉措也一直在加快推進。據國資委介紹,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重點行業已經推動兩批共19家央企開展混改試點,第三批企業也已經在遴選中。首批開展員工持股試點的央企已經全部完成首期員工出資入股。“完成公司制改制,對于央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至關重要,并且是混改、資產證券化等一系列改革的前置條件。”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說。
“過去的五年,可以說是國資委成立以來國企戰略布局調整最大的五年。”肖亞慶表示,加快企業結構調整、布局優化后不僅是數量發生了變化,更重要的是企業內生活力明顯增強,企業產業鏈布局優化,創新發展促進作用明顯。
李錦認為,在這一方面,未來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將發揮重要角色,助力國企優化布局的功能也將進一步顯現。
記者 孫韶華 實習記者 黃可欣 北京報道
?
?
?
相關鏈接:
黨的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行第四場記者招待會 介紹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推進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情況
城鎮化率數字折射巨大經濟增長潛力
日本大選:各黨派力推新經濟能源政策搶票
經濟參考報: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
黨的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行第四場記者招待會 介紹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推進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情況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