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0月22日電 (記者 鄭瑩瑩許婧)“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聯合研究中心”)22日在上海揭牌,以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伯納德·L·費林加教授命名,依托此間華東理工大學資源,聯合費林加教授團隊及其所在的荷蘭格羅寧根大學,開展機構間的國際合作。
據介紹,費林加教授與中國科學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田禾教授的團隊有著長期的學術交流。“聯合研究中心”是在費林加教授和田禾院士的倡議下,在上海市徐匯區政府以及張江高科技園區的支持下,依托華東理工大學建立的。
“聯合研究中心”以培養國際科學人才、實現研究領域的原創性突破為目標,通過化學、材料、能源、生物、計算化學、納米技術、分子工程等多學科相互交叉,與國際一流大學的相關課題組、科學家合作,計劃打造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特色研究平臺。
“聯合研究中心”人員由中外雙方共同組成,依照雙方合作協議,圍繞聯合研究中心的發展目標,借助中外雙方各自的研究優勢,在研究方向和內容、管理、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詳細論證,明確各自分工。“聯合研究中心”中方主任由田禾院士擔任,外方主任由費林加教授擔任。
適逢華東理工大學65周年校慶,除了“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揭牌和諾貝爾獎科學家校園行,華東理工大學還以貫穿全年的系列活動打造學術校慶和人文校慶。比如10月20日閉幕的2017年國際化學生物學年會上,包括一位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多位國內外院士在內的近500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在為期4天的會期里,圍繞“化學創新點亮生命”的主題凝聚智慧,尋求新思維、新模式、新合作,共同推進化學生物學領域的創新發展。(完)
?
相關鏈接:
2017年六項諾貝爾獎花落誰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