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青年公務員的機遇和挑戰
——“十九大報告與青年”系列解讀之二
記者 盧義杰 周婉嬌 王鐘的
聊起剛參加工作時的場景,一名受訪的年輕干部至今不堪回首:“我總覺得,自己和某個領導拉不上關系,也找不到合適的方法接觸,很著急,很苦惱。”
“當時我認為,自己的‘進步’必須從圈子里獲得。”他歸納了原因,在他工作的地方,不少年輕干部的家人都在職能部門甚至要害部門上班,作為新手的他,難免想“融入一個圈子,成為受益者”。而多年過去了,他的身邊還是有人一門心思進圈子,有人則是既干工作,也想著“混圈”。
在未來5年,這名年輕干部的擔憂,也將是黨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對于圈子文化、碼頭文化,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亮出利劍,強調“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并且,“堅決防止和反對宗派主義、圈子文化、碼頭文化”。
“能者上、庸者下”
事實上,梳理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歷程不難發現,諸多腐敗背后總有一個利益交換的圈子若隱若現。也正是基于此,中央反復強調“黨內決不容忍搞團團伙伙、結黨營私、拉幫結派”。
十九大報告讓年輕人看到希望:未來有一天,他們或許可以不用整天琢磨人情。
已經工作5年的葛春雨感到高興。這名北京市監獄管理局某局屬單位團委書記說,大力反腐、加強黨建之后,年輕人進入公務員序列的目的會更加純粹,不會總想著升官發財,轉而更多投向實現人生價值。
在葛春雨看來,這輪變革機遇與挑戰并重:政治更加清明,“能者上、庸者下”將是必然,青年才俊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而挑戰是,圈子文化、碼頭文化的根源在舊文化、舊觀念,對不少年輕人來說,這種觀念短期內要改是頗為困難的。
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長王敬波給出的藥方是“打破利益交換的局面”:國家要讓公權力的履職行為、人事任用都依法依規進行,如此,圈子文化自然就沒有存在的空間。
十九大報告給基層年輕公務員的“大禮包”還不只是這些。
受訪學者觀察到,報告連續3句話點到了“年輕干部”,句句緊扣青年頗為關心的成長問題——大力發現儲備年輕干部,注重在基層一線和困難艱苦的地方培養鍛煉年輕干部,源源不斷選拔使用經過實踐考驗的優秀年輕干部。
“青年干部要到基層干實事。”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從中讀出了這個機遇,他預測,有改革精神、創新精神、干實事的干部將來會得到重用,“對于重用干實事的干部,黨的重大報告里首次比較系統地、完整地進行了表述”。
竹立家說,這是機遇,也是挑戰,這要求青年干部既要加強思想政治修養,還要到一線去、從實事做起。
“到基層去”
其實,十九大開幕當天,“到基層去”這個信號已經十分明顯:在人民大會堂黨代表通道,共19名基層代表接受采訪,習近平總書記則在隨后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關心愛護基層干部,主動為他們排憂解難”。此次黨代表名單中,一線基層代表比例超過了三分之一。
“人都是追求進步的,報告給我們觸動很大。”一名受訪基層干部相信,如果有人懈怠了,聽到這些話,會更有奔頭,會好好干。
一名宣傳崗位的年輕干部,關注到的機遇則是“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
他想起了自己的一次工作失誤:他曾交給領導一篇供媒體選用的稿件,但多日不見發表,他急忙把稿件又投給同一媒體的另一版面。結果,兩篇完全一樣的稿件在同家媒體同日刊發了。
領導非常生氣,而這名干部說自己“是擔心稿件過了時效”。他感到委屈:這就像一個工廠若不生產,什么事故都沒有,一旦開足馬力生產,難免有事故。而在他身邊,有人雖不吃吃喝喝,但“明哲保身,也不做事”。
在十九大首場記者招待會上,中組部副部長齊玉將類似“為官不為”的現象,歸因于對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認識不足、理解不夠,對管黨治黨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主動適應不夠,主動調整自己的行為和作風不夠,此外還有確實不會為、不知道怎么干。
王敬波說,建立容錯糾錯機制,要求問責時不能一刀切、不問青紅皂白,還是應該結合決策時的情況具體分析。而且,任何人的智識都是有限度的,只有在主觀故意、重大過失的情況下才應該成為問責對象,“不能總是‘結果論’、只要事情做錯了就去問責,這不科學”。
相較于一系列機會紅利,受訪學者認為,未來5年青年公務員面臨的挑戰也前所未有。
“關鍵還是態度”
“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山西安澤縣衛寨村第一書記魏建云注意到十九大報告中的這句話。回憶鄉村工作經歷,他感慨道,有人會希望工作幾年就讓一個地方發生巨變,“但來了之后就發現,你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不可能一下子做大事”。
除了改善村容村貌,魏建云還試圖發展產業、提高村民收入,幫助改善困難群眾住房。有時,村民也會委托他去縣城辦事,他慢慢感到,干部認為是小事的這些事情,對群眾來說都是大事。實際上,這也正是2013年以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一直強調的內容。
“要把事情當做咱們自己的事,把群眾當做家人或者朋友。”魏建云說,干部只掌握政策和專業技能是不夠的,“關鍵還是態度,要有給老百姓當好服務員的心。沒這個心,沒這個熱情,沒這個情懷,你體會不到群眾冷暖”。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對此表示贊同。在他看來,年輕干部需要德才兼備,德是首位的,個人發展與國家興旺都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正如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要“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持事業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標準落到實處”。
“說到底,十九大報告就是為年輕人準備的。”李成言說,新時代的跨度很大,尤其是沖刺“第二個百年目標”的時候,現在的年輕人將是主導力量,“如果不能保障創造未來目標的環境,如果青年公務員不能嚴格約束自己,尤其是反腐敗和作風建設上沒有形成有力約束的話,未來的目標可能會落空”。
本報北京10月23日電
?
?
相關鏈接:
公務員考試陷“雷同試卷”之謎 考生去法院起訴?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