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快遞員在打電話聯系收快遞者。中新社記者 張遠 攝
原標題:擔心快遞漲價、收費不明?北京發文嚴禁串通操縱價格
中新網北京10月27日電(邱宇) 日前,北京市發改委出臺全國首個針對快遞行業的價格行為規則——《北京市快遞業價格行為規則(試行)》(以下簡稱“規則”),對快遞業價格提出“十二不準”,嚴禁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嚴禁捏造、散布漲價信息。
今年國慶小長假過后,多家快遞企業曾宣布或傳出上調快遞價格消息,引發雙11前快遞或集體漲價的熱門話題。
擔心快遞集體漲價?
——規則禁止捏造、散布漲價信息,禁止哄抬價格
在“十二不準”中,有一類行為是“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高上漲的”。
2016年,全國共產生了313.5億個快遞包裹,年人均使用20多件。關于快遞集體漲價話題一直關注度頗高。今年6月,圓通、申通、中通、韻達、百世匯通、天天快遞等六家快遞公司被傳上調派件費,有分析稱調整后增加的成本或轉嫁至消費者。
今年10月,多家快遞企業宣布或傳出上調快遞價格的消息,再次引發雙11前快遞或集體漲價的熱門話題。
但有業內人士分析,消費者無需過度擔心漲價問題。
“當前,多數快遞企業的業務構成以電子商務件為主體,快遞行業中低端市場供大于求,各大企業以低價作為主要競爭手段,虛假哄抬物價只是個別現象。” 中國快遞協會原副秘書長邵鐘林在接受中新網采訪時指出。
邵鐘林說,加盟體系的快遞企業,總部不直接面對市場消費者,所以總部提價通知沒有多少實際意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