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很多現代人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尤其是高校里的大學生,分不清水稻小麥的人大有人在。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浙江農林大學農學院:種不出蘿卜番薯畢不了業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7-11-02 09:41

      請來資深農民當助教,怕苦怕累怕蟲子一律PASS

      杭州有所大學的學生

      種不出蘿卜番薯……就畢不了業

      很多現代人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尤其是高校里的大學生,分不清水稻小麥的人大有人在。但是,杭州有所大學的學生,到田里種菜是必修課。從大一開始就要下地干活,種不出蘿卜番薯,就拿不到學分畢不了業。

      太陽底下怕曬黑?不行。害怕蘿卜青菜上肉嘟嘟的蟲子?不行。關鍵是,學校請來的助教,還是資深農民,要求還十分嚴格,根本糊弄不過去。

      這些學生來自浙江農林大學農學院,真不知大學四年他們是怎么熬過來的。

      學院里每個班都有責任田

      秋天舉行挖番薯大賽

      “我們菜園里的蘿卜剛開始發芽,菠菜長勢不錯,估計再過一陣就可以吃了。我們種的都是有機菜,平時管得很認真,品質肯定比市場上的要好很多……”浙江農林大學現代農業172班班長朱瑜說。進入大學還不到兩個月,現在,班上的同學干農活都像模像樣。平時一有空,都會自覺地到責任田里除除草澆澆水。

      這周末,學校將舉辦一個名為“薯不勝薯”的秋收大作戰,到時學校教職工和學生都會參加挖番薯比賽,老師們還可以帶娃上陣。

      浙江農林大學農學院所有學生都要上一門必修課,叫作《農業生產綜合實訓》,而下地種菜,則是這門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平時上課都在菜地里,期末成績主要看收成以及同學們的參與度,太差的拿不到學分。

      浙農林大從建校第一天,就將勞動課設為必修課,學習使用農具。而學生種菜則開始于2012年,學校在校園內開辟了近百畝農作園,并將土地分給大一、大二農學類專業班級,鼓勵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開展生產勞動。不過,那時田間作業還只是作為一種校園文化開展的。

      種菜成為必修課,開始于2015年。“主要是想將田間實踐和教學結合起來。”學校農學院黨委副書記朱軍說。現在的孩子,無論來自城市還是農村,都缺乏田間實踐。而農學、植物保護學、園藝等專業的學生,如果連地都沒下過,將來畢業了,如何學以致用呢?光有理論肯定是不行的。

      請來資深農民當助教

      女生怕蟲子?對不起不過關

      被學校聘為農作園技術指導的葉志明師傅,當了一輩子農民,他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還能當上大學老師。

      葉師傅教的,可都是實打實的技術活:如何施肥、翻整土地、起壟,如何選育各種果蔬的小苗……

      葉師傅說:“現在的大學生,大都沒有從事過農業勞動,尤其是浙江的學生,基本都不會干農活。只有一些從西部省份來的學生,有一些勞動經驗,鋤起地來有模有樣。”

      調教這些95后,葉師傅可沒少費心。

      “一般第一個學期種白菜、蘿卜,這樣等到放假前剛好能收獲。”葉師傅說,很多學生以為種菜很簡單,挖個坑把種埋進去就好了。哪知道,不同的種子對土層的要求是不同的,要視情況選用適當的播種方式,“光挖坑就很有講究,不僅要大小合適,前后左右還要對齊,等菜長出來后看起來才美觀。”

      到第二個學期,可以種黃瓜,葉師傅要教學生們怎么綁藤蔓,怎么修剪葉子以免產生畸形果。“除此之外,還要教他們認識各種不同的害蟲。因為我不光要他們把蟲子捉掉,還要放在手掌心觀察辨認。”

      一開始,那些肉嘟嘟毛茸茸的蟲子,可沒幾個人敢直接拿手抓,現場尖叫聲一片。“有些男生比女生膽子還小,死活不肯碰。我就說,你看人家美女都把蟲子抓手里了!”

      寢室里都掛二十四節氣圖

      學生干活很賣力

      對于自己班級管理的那幾十平方米的菜地,各個班級的同學都非常自信。

      “我們種的蘿卜、菠菜,種子是老師選育出來的最好的品種,而且我們用的是利用校園里枯枝落葉加工而成的有機肥。我們澆的水,是學校后山水庫的山泉水。我們澆水、播種、翻土的時間和方法也是最科學的,種出的蔬菜一定是最好的。”一名學生對錢報記者說。

      現代農業172班學生周涵越表示,從前從來不逛菜市場,進大學后認識了很多蔬菜,了解了不同的蔬菜如何施肥管理,學習了如何使用各種農具,“通過勞動,同學間有了溝通和交流,收獲了友情和團隊精神。”

      不僅要下地種菜,學生的寢室里還都掛著二十四節氣圖,便于時時參考,以免誤了農時。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可以生活化,也可以學習化,這是一種很好的實踐,也是一種親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根據師生們的反饋,組織農學類專業學生在校園農作園里種菜,目前看效果很好,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化相關工作。”朱軍說。

      本報記者 鄭琳 本報通訊員 陳勝偉

    ?

    ?

    相關鏈接:

    百余特色菜廚師齊聚杭州 各展廚藝示農家樂發展特色
    農村“三塊地”改革試點期限延長釋放哪些信號?
    我國擬將農村“三塊地”改革試點期限延長1年

    ?

    相關鏈接:
    我國擬將農村“三塊地”改革試點期限延長1年
    農村“三塊地”改革試點期限延長釋放哪些信號?
    百余特色菜廚師齊聚杭州 各展廚藝示農家樂發展特色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劉湃] [編輯:胡愷睿]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