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自駕游搭乘遇車禍 事故賠償責任如何認定?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朋友一起出游,互相搭乘車輛,是生活中常有的事情。一路順風,平安無事,皆大歡喜。可是如果不幸發生了交通事故,責任該如何承擔,往往會產生爭議。今天(2日)上午北京二中院就開庭審理了一起“搭乘釀事故,損害索賠償”的上訴案。
“現在開庭。今天是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張某某與劉某某等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上訴一案……”
朋友一起出游,誰也不希望,或者說想不到,搭乘出游會發生事故,而且還因此打起了官司,官司從一審打到二審……2016年6月26日,王先生駕駛車輛在出游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導致駕駛人王先生死亡,另四名乘車人不同程度受傷,其中,劉先生重傷。住院期間劉先生進行了多次手術,共支付醫療費34萬多元。他起訴到法院請求判令王先生的妻子及兩個兒子賠償自己醫療費、護理費合計40萬多元。一審法院判決王先生妻子在繼承王先生遺產范圍內賠償劉先生醫療費38萬多元、護理費1萬多元。后王先生的妻子不服,上訴到北京二中院。
上訴人代理律師提出訴求:“上訴請求一:請求對原判決第一項賠償數額予以酌減;上訴請求二:請求依法判決被上訴人承擔一審、二審相關訴訟費用。一審遺漏影響案件結果的重要事實,系程序違法;一審判決上訴人在繼承遺產范圍內承擔全部賠償責任,與事實不符,與法律相悖,有違社會公序良俗。”
二審開庭,王先生的妻子沒有出庭,他的兒子出庭應訴。他說:“好意同乘是現在很普遍的現象,我們又出人、又出車,結果人沒了、車沒了,到最后卻要我們承擔所有責任。其實這次上訴我們也就是為了講求一個道理,為什么我們做了好事兒,當了好人,到最后在法律上沒有保護。”
上訴人代理律師進一步強調,對高速行駛的車輛而言,在發生交通事故時,系安全帶與不系安全帶造成的后果可能有顯著差別,“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系雙方存在的違法行為是否與事故的發生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的認定,并非對雙方應承擔財產損失賠償責任直接認定,對于這起案件應適用過錯責任原則,由過錯方按過錯程度對此事后果承擔責任。”
上訴人代理律師還強調,除應考慮事故責任外,還應考慮雙方應承擔的民事過錯責任。劉先生是無償搭乘,王先生對發生事故并無故意,應適當減輕其損害賠償責任。如果讓王先生的妻子承擔全部賠償責任,明顯違背公序良俗。
被上訴人劉先生的代理律師認為,好意同乘應該有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無償性,第二個條件是目的性,第三個條件是合意性。油費分攤,車上五個人,司機只分擔了其中的五分之一,對于界定油費到底分攤到什么程度,是否構成無償搭乘,這一點有待商榷,并且由法院來酌定。對于目的性,好意同乘又稱搭便車,是指乘車人與行駛者不是因為運營的目的,或者不是同一個目的地,只是順便搭載于一個目的地,搭乘者的目的地并不是行駛人的目的地,所以這一點,我覺得是否構成好意同乘還是值得商榷的。”
庭審過程中,同乘的另兩位先生出庭作證,他們跟王先生的妻子是同學,隔一段時間就會相約出去玩,那天說好去河北省周邊玩玩,周六去,周日回。一共十個人,兩輛車,王先生的車上坐了五個人,王先生去返程都是司機。
證人張甲:油費是AA制,我們提前放一部分在一起,沒油了就拿公共的錢加油,星期六晚上加了一次油200元,第二次吃完飯就沒什么錢了,又加了一次油,吃飯、住宿、加油錢都是從大家混在一起的錢里來花費。
審判長:去的油錢有沒有說是買油來的把錢先給他?
證人張甲:沒有。
審判長:回來的路上有說安全帶的情況嗎?
證人張甲:我們回來是一路走一路玩兒,開一段停一段,我坐在副駕駛后面的座位。我們都沒有系安全帶。
審判長:您坐在什么位置?
證人張甲:我坐在副駕駛的后面。
審判長:您有沒有注意到坐在副駕駛的劉先生有沒有系安全帶?
證人張甲:都沒系。
審判長:是印象還是看見還是事后猜測?
證人張甲:都沒系。
法院沒有當庭判決,王先生的兒子再次表達了自己及家人的委屈,“每次都是我爸出車、出力,到最后都很高興,一有事兒都來找我爸,憑什么?我覺得這樣對做好事兒的人是不公平的。”
審判長李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好意同乘、互相幫助這種行為還是鼓勵的,大家不要因為好意同乘發生了一些糾紛,就對這種行為有抵觸,或者有更多的顧慮。
李倩說:“在好意同乘的過程中,不論是駕駛人,還是乘車人,都要注意遵守交通規則,保障行車安全,比如駕駛員要注意自己的行駛速度,同車人注意系好安全帶,也要提醒同行的其他同一車輛的人員系好安全帶,保障自身安全。一旦發生了事故,建議雙方還是本著互相幫助的原則,在治病救人方面先進行協商,如果實在有巨大的爭議,不能自行解決,再到法院來進行訴訟。”
?
?
相關鏈接:
兒子帶89歲老母親自駕游 母親高興得像個孩子?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