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和商業培訓界限不能模糊
新媒體裝備走進校園。 新華社發
“個性塑造、形象設計、App應用……”這些本是培訓機構里的項目進入了大學生的課表;“錄小視頻上熱門、開直播……”這些生活中的娛樂項目成了大學生的學習內容。“培訓三個月結束后可以和公司簽約成為全職網紅主播……”重慶工程學院“星運網紅(行業)學院”的18名學生可能曾這樣憧憬過,卻沒有想到這件事本身就迅速“紅”遍網絡。由企業與院校共建的“網紅學院”引發了輿論質疑。多位教育界專家學者密切關注此事,深入分析,有一個基本的看法:高校教育和商業培訓界限不能模糊。
“網紅”不足以稱“專業”
重慶工程學院“星運網紅(行業)學院”甫一成立,就引發了大眾熱議。重慶工程學院表示,“星運網紅(行業)學院”不是該校的獨立學院,也不是學校的一個具體專業,只是重慶工程學院與當地某一文化傳播企業合作的一個培訓項目?!斑@算是一個網紅方向的定向班,企業方面提供培訓老師和實踐機會,學校提供場地和設備,學生自愿參與?!痹撔O嚓P負責人表示,目前這個項目只是一種嘗試,如果運營效果不錯,未來有可能會正式申報這樣的專業。
那么,在互聯網、自媒體高速發展的行業氛圍里,“網紅學院”是否應該成立?
“把它稱為‘網紅學院’,我個人不是很贊同。在很多普通人眼中,‘網紅’這個概念褒貶不一,但是可能貶的意味更多一點?!笔锥紟煼洞髮W初等教育學院教授夏鵬翔告訴記者,“‘網紅’是一種社會現象,并不具備專業和學院的內涵,能不能成為職業,需要時間來檢驗。”
“一開始看到這個‘網紅學院’時,我就覺得把它稱為一種培訓更合適。比如說企業需要這一類的人才,有目的性地對有意向的部分學生進行針對性培訓?!闭憬鹑诼殬I學院教授鄒宏秋認為,“網紅學院”成立的初衷,可能是考慮到個別企業的個別需求以及一部分學生的創業就業傾向。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大學成立學院、開設專業及課程要考慮專業機制、成立學院的條件、招生規模等問題,并由學校學術委員會結合學校辦學條件、社會需求進行多方面論證。而“網紅學院”只是跟就業相關的學生培訓項目,并不能稱之為“學院”。
中國科學教育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也認為:“高校開設任何一個學院或者專業,本身都需要以專業的教學內容和標準作為基礎,而且開設專業,要遵循規范的程序和評估的過程。就目前的情況來說,‘網紅’成為高校教學專業的條件還不夠充分,前景還不夠明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