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深州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通過加強校企合作,有針對性地培養訂單式職業人才。圖為該校裝飾設計專業的教師在指導學生繪畫。新華社發
“網紅學院”是與就業相關的一個嘗試
對于“網紅學院”的出現,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程方平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互聯網時代給教育帶來了很多改變,比如慕課、微課等形式,它們的出現確實給教育注入了新的色彩。‘網紅’的培訓技術性色彩更濃,這與傳統的高等教育是區別開來的。這種新生事物極易給傳統的高等教育帶來沖擊。但是細觀‘網紅學院’的課程,難道沒有高等教育的‘傳統’存在嗎?其實,一些課程在傳媒、傳播類學科里早已開設了。”
儲朝暉告訴記者:“‘網紅學院’就是用新的筐,將傳統專業課程都裝進了它的核心培訓中。”
“作為與就業有關的一個嘗試,‘網紅學院’是有積極作用的。從網絡上流傳的該專業的課表中,一些課程確實對學生就業找工作有積極意義,例如形態課。”夏鵬翔坦言,“在高等教育的發展過程中,新事物是會出現的。但必須切記:教育的意義不在于一時的功利性,而是讓學生長久受益。”
對“網紅學院”這個新出現的事物,程方平認為教育學者的態度不應該太激烈太絕對:“作為跟專業相關,或者說跟就業相關的一個嘗試,‘網紅學院’本身帶有職業技術訓練的意味,這是比較好的。”他認為,之前高等教育體系里的很多專業也是經過長時間的沉淀之后才逐漸被社會所接受,而這也容易導致專業的老化固化。“所以,關注一些新的亮點,做一些新的改變和探索,我認為這是積極的。”
冷靜看待校企合作辦學的新與奇
與網絡輿論相比,面對“網紅學院”,教育界人士表現出更多的審慎態度,也更關注這一現象背后的現實意義。
“網紅不是學院,不是專業,只是一種培訓。”熊丙奇在接受采訪時反復強調,“這種培訓在大學里很常見,比如說主持人培訓、計算機培訓等。這件事之所以引起關注是因為這個學校把常規的培訓與‘網紅’這個有爭議的名詞聯系在了一起。”
“這樣的培訓項目,只要公開透明面向所有學生,學生自主選擇,就不該過度解讀。辦學中注意維護好學生的合法權益即可。”熊丙奇認為,“網紅學院”的出現似乎帶有一點炒作的嫌疑。
的確,在此之前,國內已經出現過類似的網絡培訓課程。早在2009年,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就率先開設創業班,引導學生在各大電商平臺經營網店,學校開設的電商網絡模特班,課程除了形體,還涉及走秀、表演和攝影,該學校也因此被媒體冠以“網紅制造流水線”的名號。2016年,武漢華夏理工學院為該校14級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學生專門開設了類似“網紅主播”的課程,但是在課表上,這門課的名稱是“新媒體節目制作”。
“不可否認的是,在就業選擇多樣化的今天,要允許學校進行探索,而且有不少學校的探索是成功的。換言之,如果‘網紅’能夠成長并影響其他產業,它的未來發展是有潛力的,那么,教育主管部門以及社會輿論就應該給學校一點空間,讓它們摸著石頭過河。”程方平建議。
(本報通訊員 王榕 楚洋 本報記者 練玉春)
?
?
相關鏈接:
浙大禮堂成網紅 哈利波特魔法學校即視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