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要精準 承有創新 ——記上海京劇院傳承“尚長榮三部曲”
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如何傳承”與“傳承什么”以及“通過傳承怎樣培養青年人才”等問題,一直是戲曲界關注的焦點。日前,歷經3年傳授與打磨的“尚長榮三部曲”傳承版在上海展演。經典原創劇目的“接力棒”,讓人們看到了傳統藝術繼承與傳播的方向和希望。
傳承經典十分緊迫
30年前,京劇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之子、著名凈角藝術家尚長榮主演的京劇《曹操與楊修》橫空出世,享譽遐邇,被譽為“新時期以來中國戲曲的里程碑”。之后上海京劇院又成功推出新編歷史京劇《貞觀盛事》《廉吏于成龍》,組成了尚長榮的“新編京劇三部曲”。
《曹操與楊修》因塑造“為人性的卑微所深深束縛、纏繞著的歷史偉人形象”贏得了當時觀眾的極力喝彩;《貞觀盛事》以“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為題旨,鮮明生動地塑造了李世民、魏征等人物形象,精心勾勒出一幅大唐群像;《廉吏于成龍》刻畫了一代廉吏于成龍廉政親民形象。三部戲分別獲得第一、三、四屆中國京劇藝術節金獎(榜首)。
“尚長榮三部曲”是尚長榮以及眾多主創精湛演藝的集中展示,是上海京劇院團隊協作的集體成果,也是從老院長周信芳時代一以貫之的演劇精神的集中體現。它們的誕生,不僅為新時期新編戲的創作貢獻了三部極具分量的作品,也奠定了尚長榮以及眾主創的藝術高度。三部戲所寫的歷史時代、主旨主題、劇情發展、人物形象雖各有不同,但都鮮明生動、啟迪人生,以對歷史的獨特詮釋,反映和弘揚了時代精神,內容和形式上既取信歷史又觀照現實,藝術上充滿開拓創新氣息。
30年過去了,隨著老藝術家們逐漸淡出舞臺,三出戲的演出頻率越來越低,一份緊迫感和使命感擺在上海京劇院面前:“三部曲的藝術價值與思想內涵不應僅僅屬于一代人,更應屬于未來。作為一家國有文藝院團,有責任有義務將之傳承下去。尋找優秀的青年人才,傳承優秀的新編劇目不僅是上海京劇院的當務之急,也是戲曲發展的題中之義。”上海京劇院院長單躍進表示。
青年演員異軍突起
經過幾年醞釀,2015年起,上海京劇院啟動“尚長榮三部曲”傳承計劃,由尚長榮擔任藝術指導,將三部作品傾囊相授,交由上京中青年演員“接棒”。傳承計劃旨在傳承劇院經典劇目、傳承老藝術家演繹精神,并繼續建設演員與藝術創作人員梯隊,培養與打造上京新一代的精英團隊。
在傳承“三部曲”過程中,尚長榮擔任藝術指導,一批經典版主演任表演指導。3年里,尚長榮在傳承過程中始終堅持親力親為,每一部戲的教學都對全組演員悉心指導,并為青年演員們準備了大量的相關歷史史料與文學作品,嚴格要求青年演員不斷挖掘角色、理解人物,豐富人物內心。戲中主創、主演、主配,甚至沒有演出任務的青年演員都可參與聽課、學習。擔任表演指導的一批經典版主演也以尚老師的無私傳授為榜樣,為傳承版的演員傾囊相授,從戲里到戲外,從吐字、發聲到唱腔、念白,再到人物情感的理解、表達,老師們手把手傳授、親自示范、逐一把關、指導。
尚長榮表示:“我們要做的是‘精準傳承’。”眼睛怎么瞪,什么時候瞪,曹操怎么走,魏征怎么走,該怎么動情,什么點上煽情……在尚長榮眼里,這些都必須“精準”。在他看來,年輕演員在傳承經典劇目時,心態一定要擺好,不要認為自己“跟老師相比太不行了”,什么都不敢想、不敢做。年輕人一定要堅信自己有智慧,是有藝術靈感的人,要在這種自我認知的基礎上去求索和學習。要博采眾長,不要走進死胡同,要非常認真地去研究去學習去傳承去創新。
在老一輩藝術家的言傳身教下,上海京劇院一批優秀中青年主演楊東虎、董洪松、傅希如、董洪松等快速成長、成功“接棒”;高紅梅、郭毅、田慧、魯肅、吳響軍、王盾等青年演員也成為近年來異軍突起的一支新生力量。在學習和繼承經典劇目的同時,他們不僅加強了個人唱、念、做的基本功,學到了塑造人物的方法、演劇理念,更深受老一輩藝術家對藝術精益求精的精神的熏陶。
“通過三部曲的傳承,我感覺整個團隊的精氣神都不一樣了。”上海劇協副主席、秘書長,上海戲曲藝術中心副總裁沈偉民觀察到。上海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研究員毛時安也認為,此舉是對中青年演員的一次整體提升。“戲曲的傳承,不單純是繼承一個角色、一個行當、一部戲,而是同時把戲外很多文化的、藝術的、美學的、哲學的東西融合在一起,最后變成演員自身的修養。”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在對經典的傳承路上,青年一代正以他們的熱情、努力和追求,慢慢接過繼承與傳播傳統藝術的大旗。
圖片由上海京劇院提供
?
相關鏈接:
百年稻香村匠心傳承 用技藝打造糕點品牌
海南黃花梨家具制作技藝代代傳承
第四屆瀏陽歐陽予倩藝術節開幕 促戲曲文化傳承推廣
探訪安徽手工木質羅盤店 匠心傳承百年手工技藝
探秘千年古港傳承海絲文化 徐聞與海口的千年"情緣"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