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林琳
用愛心照亮“星星的孩子”
林琳參加志愿服務與孩子互動。(圖片由本人提供)
海口網11月12日消息(記者 陳麗園)她是“星寶”心中無所不能的“超能英雄”,7年來,組織跟自閉癥兒童有關的活動數不勝數;她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兔兔姐姐”,自認為一向沒有耐心的她可以陪伴“星星的孩子”一整天;她是自閉癥兒童家長的“精神向導”,陪“星孩”家長們聊天談心,幫助他們走出痛苦,陽光面對生活。
她就是“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林琳。對于自閉癥群體的關注,已經成為林琳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她盡其所能,用愛心和耐心給自閉癥兒童帶來希望。
偶然機會結下不解之緣
2004年,林琳在山東師范大學讀書期間,就加入了志愿服務隊列,幫助了無數的困難人群。2011年年底,在海口雨潤特殊兒童教育培訓中心,她第一次親密接觸了這群被稱為“星星的孩子”的自閉癥兒童。在這之前,林琳對自閉癥一無所知,對這個群體完全陌生,但那天一回家,她便開始上網查關于自閉癥兒童的知識。“當時我流著淚在QQ空間寫下第一篇與‘星寶’有關的文字。”林琳說。
“我要幫助他們,讓更多人理解和幫助這個群體。”自那以后,林琳便經常到雨潤培訓中心當志愿者,在照看這些孩子的時候,林琳曾被幾個孩子拍打過肩膀和后背,回到家身上都有淤青。“他們明明很想親近你,但這些孩子喜歡你的表達方式可能是拍打。”面對這些小困難,林琳咬牙堅持了下來,學會了化解孩子情緒,引導孩子正確地把想法表達出來,并通過微博、微信、QQ等方式發聲,組織活動,盡自己所能,發動身邊的人來了解這個群體,幫助這個群體。
不讓“星星的孩子”獨自閃爍
“謝謝兔兔姐姐,感謝你們組織這次活動,讓我家小孩能夠出來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7月9日,龍哥哥愛心社等單位在白龍街道綜合文化服務站開展綜合趣味活動,此次活動融入了關愛特殊兒童的主題,作為龍哥哥愛心社的秘書長,林琳精心策劃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孩子們在家長和志愿者的陪伴下,開心地玩耍,享受屬于他們的快樂時光。
7年來,林琳通過培訓、專家講座、家長分享會等形式,不斷學習關于自閉癥的知識,從一開始不知道怎么去交流,到現在輕車熟路,懂得如何更好地與“星星的孩子”交流。這些年來,林琳帶領團隊策劃組織關愛特殊兒童的活動不計其數,她不斷組織活動,讓更多人幫助了解“星星的孩子”。她先是募集3萬元購置教學設備,又通過各種方式,引起壹基金“海洋天堂”項目的關注,讓雨潤特殊兒童教育培訓中心在壹基金第一期注入的18萬元下順利渡過難關;2012年,與海南醫學院合作成立“藍燈暖星自閉癥專項服務隊”;2014年開始,和一群精神殘障兒童的家長們一起成立了海口海燕心智障礙家庭支持中心,幫助更多的心智障礙、精神殘疾兒童家庭;現在,林琳還籌辦星星畫室,讓孩子們通過畫畫這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很辛苦,但也很幸福,很多事情做得多了,就放不下來,就想著跟這些家庭一起走下去。”林琳說。
希望更多人走近“星星的孩子”
8月25日,在“海航豪庭”杯第二屆(2017)海南青少年鋼琴挑戰賽決賽,自閉癥兒童7歲的壯壯(化名)在林琳的陪伴下,來到舞臺上坐在他心愛的鋼琴前,彈起了《小星星》,音符飛揚,悅耳動聽。如果不是特別說明,現場的觀眾可能不會察覺到,坐在鋼琴前演奏的壯壯是位患有自閉癥的孩子。“壯壯很棒,郎朗還為他點贊,希望更多的人關注這些孩子,走進他們的世界,給他們更多的包容與關懷。”林琳說。
然而,林琳和團隊在開展一些活動的過程中也遇到有不理解的市民,“最難的不是對孩子的干預培訓,而是在進行社會倡導時其他市民的不理解。”面對這些不理解,林琳說,他們只能耐心地解釋。“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放下有色眼光,不是站在高度去同情可憐他們,而是以平等的視角去了解這些孩子,然后幫助他們。”
?
相關鏈接:
“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鄭芳茂 用誠信做食品?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