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關提速、服務升級、思路創新 海關改革助力洋浦迸發新活力
海南日報訊(記者楊藝華通訊員杜婉靖耿伊瀟)11月15日,海南金海漿紙業有限公司向洋浦海關申報進口一批制漿用相思木片,從企業申報到匯總征稅擔保額度扣減成功,僅用13秒就完成了海關放行手續。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貿易強國建設。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
得益于國家和省委、省政府賦予洋浦的各項政策和海關綜合監管改革,今天的洋浦活力迸發。
據海口海關統計,今年1-10月,洋浦口岸進出口總值517.6億元,增長24%,占海南口岸進出口總值的68.1%;進出口貨運量2180.3萬噸,進出境船舶2899艘次,分別增長10%和24.9%。
“將原先的串聯式審批改為并聯式,把海關審核、現場查驗等環節從事中推向事后,企業在申報通關環節停留的時間大幅縮短。”洋浦海關負責人介紹。
洋浦海關運用制度創新做“減法”,減環節、減干預,得到通關效率的“乘法”,通過“提前申報、貨到驗放”“匯總征稅”“歸類先例制度”“驗估作業前推后移”等措施全面優化通關作業流程,為企業通關時間和通關成本做“除法”。
今年7月1日,洋浦海關開始實施全國海關通關一體化改革,從過去的“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到現在的關通天下,“一次申報,分步處置”“自主申報、自行繳稅”等一系列最新的通關改革舉措在洋浦陸續落地。
自2014年海關實行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試點開始,過去企業到場“蹲點式”的報關方式已一去不復返,現在的報關員無須往返現場海關遞交紙質報關材料,通過互聯網發送報關單的電子數據即可辦理業務。
為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洋浦海關在深入了解企業需求的基礎上,對內部核批共計159項事項進行清理和優化,啟動行政許可審批“一個窗口”改革,改革后行政審批時限壓縮四分之三,同時取消所有行政事業性收費。
今天的洋浦口岸,作為我省原油、成品油等大宗戰略物資重要集散地,功能愈加凸顯。
洋浦海關主動對接地區石化產業和油氣儲備產業發展,為企業提供“量身定制”的政策咨詢、便捷通關及“無縫銜接”服務,先后支持LNG、原油商業儲備等大項目享受稅收優惠政策,五年內為轄區企業減免稅款約12.06億元。
另外,還積極推動“成品油轉口業務”政策落地,促進成品油轉口貿易,助推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政策實施以來通過轉口貿易方式出口成品油60.72萬噸。五年來,洋浦口岸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氣進出境總量6381.8萬噸,總貨值2544.5億元,占海南口岸的97%。
如今,越來越多的油氣儲備企業匯聚洋浦,洋浦已建成了我省最大等級的1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2個,港口貨物年吞吐能力近億噸;已建成我國目前最大的商業石油儲備基地,并帶動現代服務業年實現貿易額1200億元。
?
?
?
?
相關鏈接:
專家學者研討海南粥文化海南歡樂節:馬來西亞全媒體人員體驗“野趣”海南歡樂節文藝演出 歡樂舞蹈迎賓朋裊裊瓊音接來客齊魯制藥海南公司“零缺陷” 通過美國FDA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