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7、18日,中國中小銀行發展論壇中國直銷銀行聯盟年會暨中國中小銀行發展報告(2017)發布會,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舉辦。人民銀行、銀監會、銀行業協會、全國人大財經委等部門相關領導出席本次年會,近百家中小銀行代表與30余家媒體代表共計約250余人參會。本次中國中小銀行發展論壇中國直銷銀行聯盟年會由興業銀行、上海銀行和大成基金承辦。
論壇理事會、監事會一致認為應立足服務中小銀行發展,不斷提高論壇研究水平,促進中小銀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為建設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貢獻一份力量。
年會聚焦新時期中小銀行戰略轉型問題,發布了中國中小銀行發展報告(2017),主要嘉賓圍繞“向大零售轉型,打造新型價值銀行”這一主題,發表了精彩的主旨演講。參會人員通過圓桌論壇方式對中小銀行實現向大零售轉型,打造新型價值銀行的具體實踐路徑,以及直銷銀行業務發展新趨勢等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溝通交流。
中國銀行業監督委員會前副主席蔡鄂生在致辭中表示,科技在金融業的應用必須把握服務實體經濟的這個要旨。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創新驅動,更好地服務中小企業。
全國人大財經委委員李禮輝在年會致辭中表示,未來5-10年,新的要素將驅動我國大零售金融市場的擴張。新的大零售金融市場的特征是:銀發族領跑,草根族攀升;價值比顏值重要,效率比利率重要;零距離直接金融,多維度跨界服務。中小銀行需要以價值為紐帶聯合發展,以效率為核心融合創新。
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潘光偉在致辭中表示,“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面向未來,中小銀行應以服務實體經濟為中心,持續深化改革,助力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問題,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偉大征程中實現自己的歷史使命。
論壇主席、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白重恩在致辭中表示,中國經濟正處于結構調整期,投資的增速在放緩、結構在優化。未來中國要實現可持續增長,可考慮適度優化GDP增長目標,著力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
論壇學術委員會主席、華夏銀行行長張健華在致辭中首先對中國中小銀行發展論壇的工作給予了肯定,并指出不能簡單從規模大小來區分大零售的業務范疇;然后結合華夏銀行的案例,深入分析了銀行如何做好零售業務及轉型。
論壇副理事長單位代表、大成基金總經理羅登攀在致辭中表示,大成基金積極與各家銀行開展直銷銀行的合作,為中國中小銀行的轉型發展出謀劃策,已經成為中小銀行高度互信、合作共贏的好朋友、好伙伴。他還對論壇聯盟年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也衷心祝愿論壇和聯盟能夠不斷發展壯大,持續助力于中國中小銀行的轉型發展。
論壇輪值監事長單位成都農商行常務副行長李劍飛在主題演講中表示,新型價值銀行,為中小銀行轉型發展提供了新的探索指引,在策略方向上,要體現結構“輕”、能力“?!?、布局“深”、流程“簡”、運營“精”、成本“省”的特點;在具體路徑上,要打造負債端的基礎承載能力、資產端的價值運營能力、運營端的科技支撐能力、效率端的支撐響應能力、人才端的價值貢獻能力、成本端的精細控制能力和風險端的全面防控能力。
農信銀資金清算中心黨委書記王永紅在主題演講中表示,中小銀行建設直銷銀行的關鍵是確定自己的客戶群,中小銀行轉型發展的基礎是整合IT系統,中小銀行轉型發展的手段是“一點接入”金融市場基礎設施。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副行長曲家文在致辭中表示,面對互聯網金融和金融脫媒的沖擊,郵儲銀行大力推進信貸工廠、新一代的手機銀行,也包括直銷銀行和微銀行等一些系統工程建設,不斷地豐富產品和種類,推進零售業務的轉型升級。
招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丁安華在致辭中表示,在未來轉型發展的道路上,銀行要篤定前行,不忘初心。一方面擁抱金融科技的變革,積極探索新科技的應用,重塑傳統零售銀行;另一方面,牢記零售銀行的本質,堅守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本心,回歸“金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本源。
包商銀行董事長李鎮西在主旨演講中介紹了包商銀行在“向大零售轉型,打造新型價值銀行”方面的思考和實踐。他表示,改革和創新成為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生存和發展的唯一道路。包商銀行也由規模型發展向價值型發展轉型,更加注重金融科技的力量,重點關注小微金融、農村金融和直銷銀行的發展。
昆侖銀行行長佐衛在演講中分享了“產融結合特色下的普惠金融發展”。他表示,普惠金融既是一種理念,又是一種創新,更是一種責任和擔當,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有利于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上海銀行在線直銷銀行部總經理鄭涵在演講中介紹了上海銀行在連通支付渠道、平臺合作、身份認證、交易保證金、應用消費金融領域、供應鏈領域等直銷銀行六個方面的發展。他認為,直銷銀行在上海銀行各業務當中起到了良好的支撐作用,是業務發展的重要支柱。
論壇秘書長、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長、大成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姚余棟對年會進行了總結,并提出將1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對公業務納入到零售范疇,通過此種調整能減輕中小銀行對公業務的壓力,同時也有利于減少壞賬,助力銀行向大零售轉型。
眾所周知,中國有數千家持牌銀行,其中95%以上是中小銀行。為數眾多、十分活躍的中小銀行已成為我國金融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30多年的發展壯大,中小銀行總體上擁有了龐大的金融資源。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使中小銀行始終保持著強烈的危機感和緊迫感。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央行為經濟穩定增長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銀監會采取一系列監管措施,持續發力,遏制了資金脫實向虛的勢頭,銀行業資產增速和結構趨于合理,負債來源的多元化和穩定程度有所提升,確保了銀行業安全高效穩健運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進一步提升。中小銀行發展正面臨著新的挑戰與機遇,需要以大智慧、大格局來應對。
會后,與會銀行代表普遍認為實施向大零售轉型、打造新型價值銀行戰略的信心更足了,戰略轉型路徑也更加清晰,他們表示要抓住未來五年中小銀行面臨的新增約30萬億規模大零售市場的最后機遇,更好服務于我國數量龐大的小微企業,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
?
?
相關鏈接:
劍指“飛單”銀行理財“雙錄”新規落地有點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