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傳統手工藝人鐘昀睿展示其“壯風”剪紙作品。 俞靖 攝
幾張彩紙,一把剪刀,一雙巧手,加之技巧累積,就完成了一幅幅頗具廣西特色的“壯風”剪紙作品。近日,記者來到位于南寧市的廣西老年大學,探訪了這位用剪紙訴說廣西風光的傳統手工藝人鐘昀睿。
走進展廳,首先印入眼簾的是一幅講述壯族田園風光的彩色剪紙作品,鮮明的紅、黃、綠等顏色奪人眼目,還有身穿壯族服飾的女子在田間勞作。“這些彩色剪紙是通過陽剪,套色等步驟完成的,這邊是稻田,這邊是我們壯鄉廣西代表性的植物,香蕉樹、鳳尾竹……”一身素衣的鐘昀睿指著作品內容向記者介紹。
圖為傳統手工藝人鐘昀睿向學生傳授剪紙技藝。 俞靖 攝
自年幼時起,每逢過節鐘昀睿都會幫姑媽一同剪紙,久而久之便與剪紙結下了一段“姻緣”。“后來我翻閱很多書本,對剪紙進行了深入了解,就開始嘗試創作與自己生活相關的作品。”鐘昀睿說。
鐘昀睿說,剛畢業在佛山當學徒那段時間對自己影響很大。“有一次,很幸運的跟著一位老師傅創作佛山秋色的大型壁畫,這改變了我對剪紙的傳統印象,讓我覺得它不單是普通的民間手藝,而且可以上升為一個高雅的藝術。”
圖為傳統手工藝人鐘昀睿向學生傳授剪紙技藝。 俞靖 攝
2006年,鐘昀睿在廣州偶遇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傅作仁,傅作仁在看到她的剪紙時,對她說到,“剪紙是民族性的東西,如果想要作品更具生命力與價值,可以回到你的家鄉。”
“所以我回到了廣西,用了整整十年的時間學習、采風,創作出彩色的剪紙,通過剪紙體現壯族的山水文化與人文情懷。進而最終確定了自己的創作主題,用剪紙訴說廣西風光文化。”她說。
在采訪過程中,鐘昀睿多次提及希望剪紙作為一個文化,扎根廣西。鐘昀睿說,“我的作品主要是突出我們這邊的文化,中國做剪紙的地區非常多,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我希望做的就是通過廣西特色元素,突出其文化,讓別人一看就知道這個是廣西的剪紙。”
“以前都是北方的剪紙比較出名。現在不一樣了,南方的剪紙慢慢得到了認可。”從最初的不了解,到南方剪紙獲得大眾關注,鐘昀睿經過學習、創作,《壯鄉田園風光》作品入選《中國民間美術精品集》,《深入壯鄉》在中國傳統工藝(剪紙)大賽中展出,并由上海海派連環畫中心永久性收藏,《剪紙-中國東盟葉脈書簽》獲“2017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銅獎,她本人也于2014年獲得了廣西工藝美術大師的稱號。
圖為傳統手工藝人鐘昀睿向學生傳授剪紙技藝。 俞靖 攝
鐘昀睿說,剪紙是一個人對自然崇拜的體現,也是交流的載體。除了日常創作,鐘昀睿還經常到各小學、職業技術學院、老年大學等教育機構進行現場教學。“在學校教授剪紙,并不是想讓學生做精工藝,更重要的是讓大家通過剪紙認識到剪紙文化,在制作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內心,獲得啟發。”她說。
關于未來,鐘昀睿表示,要將剪紙文化進一步發揚。“剪紙不在于技藝,而是在于心法。我仍會將自己懂得東西在學校里傳授,讓下一代懂得利用剪紙去熱愛自己的生活與家鄉,發揚本民族的文化。”(完)
?
?
相關鏈接:
工藝大師哈達的驕傲:20年制作萬把馬頭琴教會百名徒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