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慶某業余足球隊表示,11月18日晚在重慶業余足球超級聯賽的比賽結束后,其主教練遭到十余人追打。消息發出后,受到球迷和輿論關注。目前當地公安部門已經介入調查。
隨著《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的出臺,各種業余聯賽開展得如火如荼,但與之相伴的卻是打架斗毆暴力事件時有發生。從去年足協杯知名業余球隊武漢宏興主場與江蘇蘇寧發生群毆,到今年中國足協旗下的業余聯賽和各地組織的業余聯賽出現多起打架,我們不能指望一個充滿戾氣、辱罵和暴力的賽場能夠吸引更多的青少年、社會資源來共筑中國足球的未來。
近幾年中國足協就對幾起業余聯賽球員辱罵、毆打裁判事件做出了重罰,相關涉事球員被永久禁止從事足球相關活動。對球場暴力亮劍,邁出了規范業余足球環境的重要一步。但要注意的是,業余足球聯賽跟職業足球聯賽不同,在缺乏相應轉會、球員注冊和資質審查不完善、業余俱樂部管理較為松散、業余聯賽數量眾多等情況下,受罰者換個馬甲很容易在另一個俱樂部和業余聯賽繼續踢球,僅靠場上的嚴厲處罰還不能徹底杜絕業余聯賽暴力事件。
讓業余足球聯賽風清氣正,功夫在場下。球場暴力源于裁判是否公正、球員球迷是否理性、教練是否冷靜、賽事管理和安保是否嚴格等,歸根結底在于能否建立一套科學的業余聯賽監管制度。
這一點,一些業余聯賽已經有了探索。作為獨立的民間法人社團,重慶市永川區足協自1998年成立后就一直辦業余足球比賽,剛開始也出現過辱罵裁判、打架斗毆的情況。對此,永川區足協成立由所有參賽球隊組成的聯賽理事會,制定球員黑名單和轉會制度,如有球員違紀,足協提出處罰建議,各俱樂部投票表決。如一致同意處罰,將其列入黑名單禁賽,并將其通報給周邊區縣足協;受罰球員和俱樂部可提出申訴,如果多數俱樂部認為可以原諒,則從輕處理。大家的賽事大家管,避免了足協唱獨角戲,聯賽公信力大為提升,目前永川區足協業余聯賽每個賽季只有四五張黃牌。
不制定好游戲規則,不管是業余足球還是職業足球,都會出現球場暴力。好的游戲規則既需要場上的嚴厲處罰,也需要場下的科學監管,這也是當前中國足球極為欠缺并亟待補齊的短板。
?
?
相關鏈接:
意大利無緣世界杯決:足協主席塔維奇奧辭職
足協杯決賽首回合申花力克上港 打出真正德比味道
足協杯決賽: 武磊成亞洲足球先生候選人
足協杯決賽:馬丁斯一劍封喉,申花主場一球小勝上港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新華社] [作者:周凱] [編輯:(見習)陳家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