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彰顯文化底蘊 注入發展活力
美蘭大致坡鎮墟改造擦亮全域旅游新名片,讓居民生活更美好
地面干凈整潔,環境清爽明亮,水果肉類分區銷售,買菜的居民絡繹不絕。“市場變化可大了,以前又臟又亂,現在買菜可舒心了。”22日上午,在美蘭區大致坡鎮農貿市場,居民黃彩霞笑著說,不僅鎮里到市場的人更多了,鄰近的文昌居民也喜歡到這里買菜。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海口農貿市場蝶變的背后是初見成效的鎮墟改造項目。美蘭區大致坡鎮在對鎮墟基礎設施進行全面“體檢”的基礎上,堅持民本理念融入鄉鎮功能提升,著力補齊短板,破解居民生活痛點,從去年11月進場施工,對建筑立面、道路、排水設施等進行全方位升級改造,內外兼修惠民生,讓居民生活更美好。
記者曹馬志 特約記者梁崇平
讓城鄉更漂亮 南洋風情滿鎮墟
走進大致坡鎮,平坦的柏油馬路,車輛劃線停放,路旁剛種下不久的重陽木點綴片片綠意。尤為令人矚目的是,修繕一新的沿街建筑,古樸別致的立面,呈現濃郁的南洋風情,堪稱一道靚麗的風景。
“比以前真是好看太多了,很養眼。”在鎮上經營電器的符強還記得,大致坡緊鄰文昌,交通便利,人氣很旺,是個傳統的商貿重鎮,但是歷經多年滄桑,繁榮的鎮墟越發陳舊破敗,路面坑洼,一到下雨天多個路段積水嚴重,電動車和小轎車亂停放,建筑立面“灰頭土臉”,廣告招牌雜亂無章,亂搭的纜線錯綜復雜。
為改變發展滯后的鎮墟面貌,美蘭區將大致坡鎮列入鎮墟改造項目,按照政府和企業合作的PPP模式,引入有實力的大企業,按照設計先行的原則,充分征求居民的改造意見,逐步開啟鎮墟“地面”“地下”“天空”的綜合整治提升工程。
符強的店鋪位于大致坡鎮園林路,這是一條長達1000米的商業街區,在鎮墟改造中煥然一新:破損的車行道鋪上了瀝青,劃上規范的交通標線;新鋪設的人行道上,也為數量眾多的電動車提供整齊的停放空間,優化地下排水設施,實施雨污分流;年久失修的路燈重新換上亮度更高更耐用的節能環保燈,雜亂的管線進行入地處理……
讓生活更舒適 農貿市場功能升級
小菜市系著大民生。美蘭區在大致坡鎮墟改造中,參考城區市場改造經驗,對破舊的農貿市場進行了全面升級,新建了公廁等配套設施,更完善的功能讓居民買菜更加便捷舒心。
“市場能變得這么好看,以前我想都不敢想。”居民黃彩霞說,大致坡農貿市場是20世紀90年末建的,使用了20多年了,一直沒怎么進行改造,雖然買菜的人一直都不少,但是周邊亂搭亂建越來越多,占道經營的攤販屢見不鮮,市場內燈光昏暗、垃圾亂扔、臭味不斷。
“居民反映強烈的問題就是我們改造的重點,”鎮墟改造項目負責人王宏州說,為了改變老市場臟亂差的現狀,施工方在實地走訪列出問題清單的基礎上,對照市區商務部門的相關改造標準,逐項進行功能升級。重新設置了300多個標準新攤位,還對地面、排水、照明、過道等進行了升級,生熟分開,改造后儼然就是個新市場。
王宏州介紹,鎮墟改造堅持民本工作導向,對休閑廣場進行升級改造,還新建了功能齊全的200多平方米的旅游驛站,以及街心小公園,為居民提供更多更舒心的休閑生活空間。
讓鄉愁留得住 彰顯濃厚文化底蘊
“瓊劇梨園鄉,商貿大致坡。”負責鎮墟改造的美蘭區住建局公路站站長王綿碩說,瓊劇是大致坡鎮的一大文化特色,該鎮享有“瓊劇文化鎮”的美譽,多家民營瓊劇團扎堆這里,為了留住鄉愁,彰顯文化底蘊,鎮墟改造融入瓊劇文化,在墻壁立面中體現瓊劇元素,著力營造更加濃郁的文化氛圍。
商貿物流是大致坡鎮墟地處“海澄文”一體化的交通要塞,是農產品、水產品、生活日用品的集散地,人流每日達5至8萬,是百年商貿物流名鎮,鎮墟改造大大優化了經商環境,盤活了更多店鋪資源,此外,大致坡鎮計劃盤活利用閑置土地,完善物流配套設施,增強市場競爭力,為鎮域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隨著鎮墟改造的推進,大致坡發展迎來新機遇,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大致坡鎮委書記劉娜說,該鎮致力充分發掘比較優勢,擦亮商貿物流小鎮百年品牌。
內外兼修惠民生,全域旅游新名片。劉娜表示,大致坡鎮還將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以美峰、美貼、美篆等“十美鄉村”為載體,加快發展民宿游,讓村民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
?
?
相關鏈接:
“文化陜西”旅游推介會在新加坡舉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