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90%大廳建立一次性告知制度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顧平安表示,實體政務大廳是服務群眾的重要“前臺”,是群眾體驗政府改革成果最直接的通道,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地方,做好實體政務大廳工作是推進“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
普查發現,各地政務大廳充分發揮直接面向企業群眾服務的優勢,取得了多方面建設成效。
成為權責清單制度、“多證合一”等改革措施施行的主要平臺。全國政務大廳入駐行政許可事項51.4萬項,平均每個政務大廳可辦理168項。推行“多證合一”的過程中,企業登記平均辦理時限由之前的16.8天縮短至3.4天,壓縮幅度達79.8%。此外,17.9萬個事項實現即辦即結,立等可取;924個政務大廳開展證照寄送服務,有效減少群眾跑腿次數。
促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深化。政務大廳正走向“一站式審批服務”,89.4%的政務大廳推行了“兩集中、兩到位”改革,清理歸并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職能,比如,天津、浙江、山西等地整處(科)室進駐的部門比例超過50%。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全國共成立行政審批局180個,平均劃轉15個行政職能部門和119項審批事項。
推進服務流程優化。全國政務大廳共優化事項17.3萬項。其中,每個大廳辦理量居前五位的事項累計減少辦事材料34409份,平均每個事項減少14份,減少幅度達60.2%。73.4%的政務大廳提供預約服務,855個大廳提供全程無償代辦服務,涉及事項66.9萬項;多地政務服務大廳推行節假日無休服務。
促進行政權力陽光運行。77.2%的政務大廳建立了電子監察系統,82.5%開展了視頻監控,74.1%設立現場投訴受理區,89.7%公開監督電話。超過90%的大廳建立一次性告知制度、工作人員行為規范制度,超過80%的大廳建立限時辦結制度、首問負責制度、投訴處理制度、責任追究制度。
政務服務仍需克服6大難點
普查顯示,政務大廳在機構性質、職能編制,以及與業務部門、信息化部門的關系等方面,不同地方仍存在顯著差異,進一步發展面臨著認識不統一、發展不平衡、服務不到位、信息共享難、部門協調難、平臺統籌難等問題。
比如,平均仍有21.5%的審批部門和36%的行政許可事項未進駐政務大廳;由于授權不到位,很多事項仍需回到部門蓋章;全國建立的綜合審批管理平臺中,超過70%的平臺未能與部門辦事系統實現數據共享;再比如,由于政務大廳在國家層面缺少統一的管理機構,各級政務大廳之間沒有隸屬關系,出現“多頭提要求,實際無人管”現象……
“總體上,我國實體政務大廳工作進步很快,但在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節奏下,仍然出現不少問題。這次摸家底很及時,是在為我國政務服務改革進入新時代做統籌謀劃,發現問題、總結經驗,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供新思路、積累新舉措。”顧平安認為。
有群眾的地方就有政務大廳,下一步要做優、做大、做強、做實政務大廳。《報告》建議,健全政務服務體制機制,加快出臺服務規范和管理辦法,推進進駐服務事項統一規范;加快政務大廳綜合審批辦事系統建設,對接各部門業務系統,推進政務信息共享共用;推動政務大廳辦事系統和網上系統一體化建設,推進線上線下平臺融合發展;加強政務大廳和基層便民服務點建設。
本報記者 吳 姍? 數據來源:《全國綜合性實體政務大廳普查報告》? 制圖:李姿閱?
?
?
相關鏈接:
把信息共享和“不見面審批”打造成海南改革品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