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歷時三年,精心打造的西藏紀錄片《西藏時光》將于11月27日登陸央視熒屏。
這是一段關于西藏的故事。
在近三年的時間里,攝制組經歷了長時間的艱苦和寂寞的考驗,一路伴隨各種困難甚至誤解,經受極端環境和惡劣氣候的挑戰,力圖客觀紀錄下每一段真實的人生故事。
在海拔六千多米的雪域冰川上,挑戰生理極限,駐扎兩個月;為拍攝藏歷新年,一個攝制組在海拔4700多米的藏北高原,睡在羊圈里度過春節;在最嚴寒的冬季,進入藏北無人區,遭遇暴雪、車禍,嚴重肺水腫……
攝制組總制片人井水清、王媛媛,制片人孫良剛,總導演張鹿行,導演王彥民、黃光涵、孫照東、孟濤、岳云天等三十多人的創作團隊,跨越西藏全境,以普通人的視角,力爭呈現一部既有歷史厚度,又富人文關懷的五集紀錄片《西藏時光》。
故事中包含親情、友情、家園之情、夢想、困惑、信仰、奮斗、淚水、歡笑……在佛與現代之間,這是這片廣袤大地上正在發生的故事。
總導演張鹿行創作訪談:
《西藏時光》總導演張鹿行從2003年開始拍攝考古類節目,自此進入長篇紀錄片創作領域,涉獵題材主要有中國古代文化類紀錄片、歷史文獻類紀錄片、西藏新疆題材紀錄片。在央視播出的主要作品有《考古中國》、七集紀錄片《中國古代玉文化》(總編導)、十集紀錄片《毛澤東1949》(執行總編導)、十二集紀錄片《苦難輝煌》(執行總編導)。
關于故事題材的選擇。
“當你抱著獵奇的心態進入西藏,你反而會疏離這片土地,獵奇左右了你的判斷和視野。而一旦你持有解構獵奇的心態,平淡的敘述、忠實的記錄,看似平常的生活恰恰會引導你走向了一個并不為觀眾所熟知的、平淡無奇卻又“新奇”的西藏。”
“我們關注這片土地,真正關注的其實是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所以人物故事是我們拍攝這部紀錄片最終的選擇。我們期望五個主體故事具有一定的涵蓋面和代表性,通過客觀真實的跟蹤拍攝,走入他們一個階段的人生故事。而故事的講述,會讓我們拋棄歧義和偏見,當我們為這些故事吸引和感動的時候,我們或許也就理解了他們身后這片養育了他們的土地。”
關于紀錄片主題。
“主題不具備力量。無論多么宏大的主題,它也只適合在導演闡述中出現,觀眾不會因為一個宏大的主題而產生觀看的欲望,產生吸引力的只能是故事,主題是在故事背后的。”
“在故事的講述中,單純的主題反而能生發更多元的涵義。不要期望在一個故事中呈現無比豐富的主題,越期待在故事中隱含多元的主題,故事會越凌亂,多元的思想會讓你的故事支離破碎,因為你無法取舍各種枝節。一旦很單純的朝著一個目標講述好一個故事,觀眾反而能在故事中讀解出非常多元的涵義,因為單純故事所具有的力量會在收視互動中產生共鳴,每一個觀眾都會結合自己的經歷讀解出屬于自己的意義,在這種讀解中,單一的故事主題走向了多元。”
關于如何講述故事。
“故事的結構也決定著故事的成敗。故事從何處講起,以什么方式結束,在故事的講述中,如何組織龐雜的信息?這一切都取決于如何結構故事。觀眾收視是有期待的,故事結構決定了留給觀眾什么樣的期待,是激發觀眾的期待還是疏離觀眾的期待。”
關于如何尋找故事的驅動力。
“尋找人物故事的驅動力至關重要。無論人物的職業、性格、經歷多么富有吸引力,拍攝中如果捕捉不到帶有驅動力的事件,那么只能流于常態,而常態是不具備故事的推動力的,它無法帶領觀眾持續收視。所以,必須尋找到帶來沖突的事件,這種事件打破人物生活的常態,由此激發出故事發展的驅動力。”
“人物內心的情感世界也是很關鍵的驅動力。豐富的內心世界是情感共鳴的基礎,只有進入人物內心的情感世界,觀眾才會與之產生情緒上的共鳴。人物的情感在事件中產生,在深入采訪中揭示。一定要讓故事中人物的情感牽動觀眾。”
關于純紀錄的拍攝手法。
“長期跟蹤拍攝的一個優勢是時間的重量。很多平淡常態的故事被賦予時間要素之后,時間的跨度會帶來天然的戲劇張力。”
“在長時間的跟蹤拍攝中,有時候攝影技巧并不是最關鍵的因素,你要紀錄下精彩的故事,需要的是細致的觀察,清晰的思路,耐心的等待,及時的捕捉。攝影機永遠在待機狀態,每一個感觸都能變換成及時的拍攝,這才是最關鍵的。”
《西藏時光》五集紀錄片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監制,五洲傳播中心承制。2015年在拉薩開機。
節目播出時間:
2017年11月27日——12月1日
CCTV-4(亞)央視四套中文國際頻道: 18:15
CCTV-4(歐): 2:15
央視紀錄頻道: 20:00
2017年11月28日——12月2日。
CCTV-4(美): 13:00
之后將在英語頻道、綜合頻道陸續播出。
主創團隊:
總策劃 齊聚
總制片人 井水清 王媛媛
制片人 孫良剛 嘎瑪澤登
總導演 張鹿行
導演 王彥民 黃光涵 裔欣 方燕妮
攝影 孟濤 孫照東 岳云天 杜衡 馬小剛
?
相關鏈接:
三年打造 真實紀錄 不容錯過的《西藏時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