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裘援平在江西南昌表示,華僑華人專業人士回國(來華)創新創業形成熱潮。 中新社記者 劉占昆 攝
中新社南昌11月27日電 (記者 柳俊武 劉占昆蘇路程)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裘援平27日在江西南昌表示,華僑華人專業人士回國(來華)創新創業形成熱潮,擁抱“中國機遇”,投身“強國夢想”,成為眾多海外人才的共同選擇。
當日,由中國國務院僑辦主辦、江西省外僑辦承辦的第八屆海外華僑華人專業協會會長聯席會在江西南昌開幕,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個華僑華人專業協會的會長參會。
海外華僑華人專業協會會長聯席會是連接祖國和海外華僑華人專業人士的重要橋梁,通過一年一次的會議,密切與海外華僑華人重點專業協會的聯系,增進各協會及會員對中國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了解,尋求科技交流合作的機會,促進海外專業人士在參與中國創新發展中實現自身事業的發展。
開幕式上,裘援平在做主旨講話中首先宣介了黨的十九大精神,強調十九大開啟強國復興新時代,給海外僑胞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新機遇。新華僑華人和華裔新生代專業人士是中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或缺的資源寶庫。華僑華人科研實力顯著增強,據統計,海外華僑華人專業人士約400萬,涵蓋幾乎所有世界前沿科技領域,是全球最活躍的創新創業群體之一,為各國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裘援平指出,華僑華人專業人士回國(來華)創新創業形成熱潮,擁抱“中國機遇”,投身“強國夢想”,成為眾多海外人才的共同選擇;華僑華人專業人士回國(來華)創業優勢明顯,“不愿做中國發展的旁觀者,要做民族復興的參與者”,成為歸國(來華)專業人士的共同的心聲。
裘援平介紹說,他們根據自身特點,或選擇進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選擇各類企業和科技園區,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和地方發展需要,自主開展科學研究,以高質量的原創科研成果,實現關鍵領域關鍵技術的新突破,成為推動國家科技進步重要力量。
裘援平稱,近年來,中國取得的一系列世界前沿科技創新成就的背后,如量子通信、載人航天、蛟龍深潛、北斗導航、中國天眼、大飛機等,都有華僑華人的參與和貢獻,他們的回歸使中國在一些領域的科技水平提高了10-15年,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
裘援平衷心希望專業協會會長們積極引導會員,將個人夢想與民族復興夢想結合起來,將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和報國之心化為行動,積極參與中國科技進步和創新發展,推動中外科技交流與合作,把個人成功的果實結在家鄉希望的田野上,結在民族復興的參天大樹上。(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