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最新中國“堵城”排行榜出爐!最堵的城市竟然是這里…
11月27日,高德地圖聯合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和阿里云、摩拜等機構,共同發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顯示,同比去年三季度,2017年第三季度全國100個主要城市中有42%的城市擁堵與去年基本持平,其中長三角區域保持擁堵持平的城市最多,另外還有37%的城市擁堵同比出現下降。綜合數據表明,各地治堵效果已經初顯成效,我國大部分城市的擁堵趨向平緩。其中,石家莊的擁堵緩解最為明顯,通勤高峰擁堵延時指數下降了9.9%。
從日均各時段的擁堵的城市分布來看,早高峰7點-8點時段最擁堵的城市為大連、8點-9點最擁堵城市為重慶;晚高峰17-18點時段哈爾濱最擁堵,18點-19點廣州最擁堵。24小時中,烏魯木齊和廣州出現次數最多,烏魯木齊6個時段最堵且主要分布在晚上,而廣州有6個時段主要分布在白天非高峰期和1個時段分布在高峰期。
79%城市擁堵同比持平或下降 全國擁堵趨勢開始放緩
此外,與去年同期相比,多堵城平峰運行車速也有了明顯的提升,其中蘭州平峰車速提升幅度最大,由原來的24.52km/h提高至27.20km/h,提升幅度高達10.9%。同時,位列本季十大堵城的濟南、哈爾濱、北京、重慶、上海等城市,其平峰車速也都有了不同程度提升,城市運行效率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當然,本季度也有部分城市平峰車速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了下降的情況,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城市為茂名,降幅達17%,車速由原27.82km/h下降至23.09km/h。而從車速降幅榜來看,只有成都是唯一在榜的特大型城市(根據《國務院關于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的標準劃分),車速降幅達7.3%,由原30.24km/h下降至28.03km/h。
濟南重回“首堵”,大連、昆明等I型大城市擁堵程度趕超特大城市
報告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中國堵城排行榜TOP10依次為濟南、哈爾濱、北京、廣州、重慶、大連、長春、上海、西安和昆明。其中,“首堵”濟南的高峰擁堵延時指數為2.065,其次為哈爾濱和北京,高峰擁堵延時指數均超過2以上,形成第一擁堵梯隊。與此同時,由于旅游旺季及降雨頻發、城市道路大面積施工等多重影響,本季度大連、昆明重新進入堵城TOP10,分列第六和第十位。
桂林、昆明、清遠等城市在“最堵9月”任性暢通
從時間上看,由于三季度包含了暑期與開學季,具有非常明顯的擁堵規律。其中暑期7月為最暢通月,百城中有63個城市為最暢通月,暑假特征明顯;而作為開學季的“最堵9月”則有84個城市為最擁堵月份。但由于城市功能不同,青島、桂林、昆明、清遠等部分旅游型和中轉型城市在“最堵9月”仍然任性的暢通,成為其在本季度的最暢通月份。
烏魯木齊工作日有6個時段擁堵居全國首位,廣州有7個時段
在具體城市的擁堵特點方面,依據交通大數據,本季度泰州通勤高峰時段車速最快,平均車速高達39.5km/h,幾乎接近其平峰42.34km/h的車速,全天基本不存在堵車現象。其次為香港和鄂爾多斯,高峰時期車速分別達到了38.1km/h和37.6km/h。而清遠則成為了本季度節假日最擁堵的城市,平均節假日擁堵延時指數達到了1.66,這是由于清遠處于粵、湘、桂三省區交界處,區位優越,交通便利,節假日高速過境頻繁導致節假日擁堵嚴重,接下來依次為濟南、哈爾濱、茂名、洛陽、泰安、蘭州、咸陽、西安和北京,節假日擁堵延時指數均在1.57以上。
從日均各時段的擁堵的城市分布來看,早高峰7點-8點時段最擁堵的城市為大連、8點-9點最擁堵城市為重慶;晚高峰17-18點時段哈爾濱最擁堵,18點-19點廣州最擁堵。24小時中,烏魯木齊和廣州出現次數最多,烏魯木齊6個時段最堵且主要分布在晚上,而廣州有6個時段主要分布在白天非高峰期和1個時段分布在高峰期。
跨江橋梁成重慶通勤擁堵“罪魁”
石家莊擁堵緩解降幅最大,“嚴制 地鐵開通”治堵效果顯著
作為本季度擁堵緩解程度最大的城市,石家莊在6月份以后擁堵就呈明顯下降趨勢。去年三季度石家莊擁堵延時指數超過1.8的天數共52天,今年則下降至17天,擁堵指數整體下降了3.6%。究其原因,石家莊擁堵的明顯緩解受氣最嚴交規實施和地鐵開通的影響較大,其中地鐵1號線的開通對石家莊的交通影響明顯,地鐵開通后石家莊最堵的20條橫向道路擁堵整體下降了13%,擁堵路線明顯減少,地鐵起到了明顯分流作用。
香港擁堵加劇最明顯 濟南擁堵向東部轉移
本季度香港擁堵指數漲幅全國最大,擁堵排名51位,指數呈逐月升高趨勢。高峰擁堵延時指數同比上漲8.4%,根據中國香港特區政府統計發布最新香港零售業銷售額數據,香港零售業和赴港游客同比均上漲,擁堵的上漲可能與其呈現的復蘇現象有關。
報告還對2017年第三季度受擁堵較嚴重的城市進行了交通影響分析,報告顯示,中心城區擁堵同比下降4.5%,整體有所緩解。同時濟南東部區域擁堵同比大幅加劇,高峰擁堵延時指數增長12.1%。從數據看,濟南擁堵由中心城區往東部區域轉移的趨勢。
成都成為“車速降幅榜”唯一特大型城市
與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城市平峰運行車速提升幅度最大的城市為蘭州,平峰平均車速由原24.52km/h提高至27.20km/h。同時在榜的還有本季十大堵城濟南、哈爾濱、北京、重慶、上海等城市,其平峰車速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城市運行效率得到改善。而本季平峰期車速下降幅度最大的城市為茂名,降幅高達17%,車速由原27.82km/h下降至23.09km/h。另外,從車速降幅榜來看,基本都屬于大中型城市,而成都是唯一在榜的特大型城市(根據《國務院關于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的標準劃分),車速降幅達7.3%,由原30.24km/h下降至28.03km/h。
深圳摘掉堵城帽子 及時出警可使車速提升12%
報告顯示,以深圳為例,異常擁堵報警中84%是由于車流量引起的。而在車流量大造成的異常擁堵情景中,及時出警可提升12%的車速。同時對于事故造成的異常擁堵,可減少20%的擁堵時長,使車速提高35%。
深圳交警積極推進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建設,利用互聯網手段處理異常擁堵達到95%以上,排名全國第一。而高德的交通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中的互聯網異常擁堵處理功能可有效協助深圳交警監控異常擁堵道路,使深圳交警可以利用大數據快速準確發現異常擁堵的位置,再結合交警的及時出警處理,有效解決城市擁堵。從2016年10月至今,深圳交通擁堵大幅緩解,擁堵排名由去年三季度的第15下降至今年的第28,擁堵的緩解與異常擁堵及時處理關系密切。
共享單車的使用中男性占比更高 騎行速度稍快
本次報告還聯合摩拜單車,對共享單車的使用狀況和對交通影響進行了綜合分析。報告顯示,在使用共享單車的人群中,男性占比54%,女性占46%,男性使用共享單車的比例更高。而根據雙方的監測數據,在共享單車的平均騎行時間上女生更久,達到了10.9分鐘,男性則是10.7分鐘,在平均騎行車速上男性稍快,為9.3km/h。
另外,在共享單車投放量增加的路段擁堵有所緩解。在監測的北京上地、上海莘莊、廣州西村、深圳南山、天津中山南路、寧波鼓樓、南昌衛東和石家莊體育館8個通勤出行需求較大的地鐵站周邊,騎行速度都集中在8-11km/h。同時,根據出行大數據的監測,三季度北京擁堵緩解最大的10條道路多數位于小區周邊,而從摩拜的數據來看,這些區域也正是共享單車使用量漲幅明顯的區域。由此可見,小區周邊道路的擁堵下降與共享單車的活躍使用關系較密切。而從摩拜7月的數據來看,10分鐘的騎行距離為3公里左右,而步行的距離只有0.8公里左右,騎行10分鐘可達圈高出了步行可達圈4倍左右,效果明顯優于步行。
?
?
相關鏈接:
滴滴報告:西安成2016年“堵”城冠軍 京東加班最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