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龍華區金貿街道玉沙社區蟬聯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臟亂城中村 蝶變“幸福村”
玉沙社區開展豐富多樣的親子活動。
玉沙社區開展長者手工活動。
玉沙社區組織舞蹈愛好者跳舞。
“老了老了,沒想到還能有機會用上電腦。”玉沙社區的陳阿婆在社工的幫助下,學會了打開電腦瀏覽新聞,她開心地說。
11月17日,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龍華區金貿街道玉沙社區蟬聯了第五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這是該社區繼榮獲 “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社區”、“全國志愿服務社區”等 “國字號”招牌后,又一蟬聯的稱號。在這份榮譽背后,不止是居民的努力,還有社區工作人員的汗水,大家勁往一處使,讓這個社區越來越煥發活力。
城中村變社區 居民喜笑顏開
每天早晨8點, 住在金貿街道玉沙社區的陳夢云阿婆都會走出家門,來到寬敞的廣場上打太極,鍛煉身體。在這里生活了20來年了,子女們讓她搬去更大的房子住,陳阿婆不答應,“這兒都是熟人,我不走,要那么大的房子干啥?”她覺得,在這里熟人熟地,住得久便有了感情,哪里都不愿去。
在陳阿婆的印象中,過去,這是個環境臟亂差、到處坑坑洼洼,晴天灰雨天泥的小村莊,經過城中村改造和“雙創”后,這里已然變成了一個漂亮的小花園。“社區給我們這些老年人提供了豐富的活動場所,還教我們上網,讓我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我很幸福。”陳阿婆說。
走進玉沙社區居委會,愛心超市、圖書閱覽室、遠程教育中心、兒童游樂室、老年人活動中心、婦女之家、棋牌室、瓊戲班……各種活動室一應俱全,涵蓋了不同群體的休閑娛樂需求。
玉沙社區黨支部書記張玉花介紹,為了幫助解決轄區內部分居民下班晚孩子無人照料的難題,玉沙社區開設了“四點半課堂”。每天下午4點半到6點,社工和志愿者為孩子們輔導功課,一些年齡小的孩子則可以在社區兒童游樂室玩耍。“謝謝你們,孩子現在性格開朗了不少”、“希望能開展一些國學課程,培養孩子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的思想觀念”……“四點半課堂”獲得了家長們的交口稱贊。
共商社區實事 創造幸福社區
在玉沙社區居委會3樓一間辦公室門口,掛著“議事廳”的牌子。據介紹,這是玉沙社區黨總支建立的三級民情議事廳,通過把轄區居民投訴的問題和反映的情況納入三級議事廳解決,從第一級到第三級逐級解決,由居民代表、社區網格員、居委會工作人員先出面解決,解決不了再由街道相關負責人、人大代表商議解決。通過這種居民議事的形式,激發了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管理的熱情,為努力建設幸福社區創造堅實基礎。
為進一步健全長效管理機制,今年來,玉沙社區不斷探索管理方式,推行12345+網格化,在社區這個小網格的基礎上分6個微網格,配備各職能部門專業網格員,不斷細化、優化、精化社區網格化工作。
許悅是玉沙社區副網格長,也是社區“12345+網格化”聯勤聯動群的成員之一。近日,許悅在巡查社區工作中發現,國貿三橫路朗廷酒店門前的電動車劃線停放點出現亂停亂放現象,便第一時間把情況發至聯勤聯動群,金貿城管中隊玉沙分隊馬上到現場整改。
玉沙社區還通過“社工+義工”的模式,每日全天候為轄區居民提供貼心愜意的志愿服務。居民根據自身需求點“菜”,社工接到需求后聯系志愿者,整合志愿資源,為居民提供服務。
“我們將繼續珍惜‘全國文明單位’這份榮譽繼續發揮資源優勢,帶動社區精神文明發展。”張玉花表示。
記者鄺曉霞 特約記者劉偉 攝影報道
(海口網11月29日訊)
?
?
相關鏈接:
徐聞鄉風文明建設全覆蓋 1261自然村村民參與村莊建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