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艾滋病,農民工如何不再高危?
不懂防護:衛生條件差,安全意識缺乏
認知不足:身體不難受,認為不需治療
易被歧視:住集體宿舍,容易暴露身份
編者按
為提高人們對艾滋病的認識,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12月1日定為世界艾滋病日。
在北京艾滋病定點醫院之一——佑安醫院,《工人日報》記者采訪了解到,因流動性強,衛生、安全條件較差,防范意識薄弱,農民工成為易患艾滋病的高危群體。為此,一些醫院、紅絲帶之家等醫護人員及志愿者,也多次走進建筑工地、工廠企業,為農民工宣傳相關防護知識。
在世界艾滋病日到來之際,本報以此報道呼吁農民工增強對艾滋病的了解與防護,并呼吁社會各方給予他們更多關愛與幫助。敬請垂注。
11月27日下午1點,忙過上午門診的高峰期,李在村剛吃上午飯。作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性病艾滋病臨床診療中心的主任醫師,他從事艾滋病治療已有21年。
在李在村接診的病例中,不乏農民工的身影。由于受教育程度低,流動性大,生活、衛生、安全條件差,艾滋病防范意識薄弱等因素,農民工是艾滋病病毒(HIV)傳播的高危人群。然而,“在艾滋病防治中,對農民工群體的關注是比較欠缺的,他們需要社會更多的關愛和幫助。”李在村說。
“身體不難受,還需要治療嗎?”
今年3月,佑安醫院感染科門診護士長邵英給3名男性農民工進行了HIV檢測。這3名結伴前來的農民工說,因為周圍有人感染了艾滋病,他們從工友處得知,如果被傳染了艾滋病,來這里可以接受免費治療。
作為北京市4家艾滋病定點醫院之一,佑安醫院每天接待的艾滋病門診量在兩三百人左右,最多的時候可以達到450人。目前,佑安醫院在治隨訪的病人達8000多名。讓邵英沒有想到的是,這3名農民工都被檢測出了HIV陽性。更讓她感到驚訝的是,當她把這一結果告訴他們時,他們卻表現得無所謂。他們還半開玩笑地互相打趣:“你身體難受嗎?”“不難受。”“那還需要治療嗎?”
“他們對艾滋病沒什么概念,不知道得了艾滋病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邵英開始給他們普及艾滋病的常識: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的傳染途徑、如何接受治療、平時要注意什么……
這種對艾滋病完全不了解的案例并不鮮見。在對現有數據進行梳理后,《工人日報》記者發現,農民工群體對艾滋病的認知狀況不容樂觀。
重慶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鐘朝暉2009年對重慶542名農民工進行調查發現,近三分之一農民工不知道艾滋病的傳播途徑,近一半的農民工認為蚊蟲叮咬可以傳播艾滋病,50.28%的農民工不知道哺乳可以傳播,超過一半的農民工不知道共用牙刷、剃須刀可以傳播艾滋病。
盡管經過近10年的普及,整個社會對艾滋病的認知水平在提高,但常年的臨床經驗告訴李在村,農民工對艾滋病的無知和誤解依然廣泛存在,這不僅導致他們對艾滋病產生恐懼心理,同時也對艾滋病感染者產生排斥,進而造成歧視。
為數眾多的高危人群
作為一種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主要通過性、血液和母嬰傳播的惡性傳染病,我國艾滋病的報告死亡數位居各法定傳染病首位。中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9月,我國報告現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65.4萬例,累計死亡20.1萬例,而且目前有32.1%的感染者未被發現。
昆明醫學院健康研究所副教授嚴朝芳表示,艾滋病往往侵襲那些由于性別、經濟狀況、文化等原因而遭受歧視或被邊緣化的個人和群體。“農民工獲得信息和資源的程度低,收入低,生活、衛生、安全條件差,性沖動化解能力差,艾滋病防范意識薄弱,大多缺乏醫療衛生服務和應對艾滋病的相關指導,是一個為數眾多的高危人群。”
“從臨床經驗來看,目前人們感染HIV的主要途徑是性。農民工也不例外。”李在村的觀察也得到了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印證。今年1~10月份,北京市新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共3053例,其中經性傳播2966例。
通過推廣安全套預防艾滋病傳播,已被公認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一項重要措施。但相關調查顯示,未婚農民工中有相當一部分有婚前性行為,而有近三分之一從不使用安全套;已婚農民工中,有18.63%的農民工有婚外性伴侶,且大多屬于商業性行為人員,發生性行為時仍有一部分農民工從不使用安全套。
因此在嚴朝芳看來,農民工屬于艾滋病脆弱群體,他們“暴露在危險或威脅之中,而且對危險和威脅所帶來的影響缺乏應對能力”。
防治宣傳亟待加強
一對在北京打工的夫妻,丈夫發燒,最初以為是普通的感冒,結果連續幾個月不見好。夫妻兩人來到佑安醫院,一檢測才發現雙方都是HIV陽性。
“很多人都是這樣,因為缺乏艾滋病防治意識,直到身體扛不住了才來醫院。”李在村說,艾滋病的潛伏期很長,HIV的感染者要經過數年甚至長達十數年才會發展成艾滋病病人。也因此,“很多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錯失了最佳的發現期和治療期”。
邵英認為,應該在農民工群體中加大艾滋病的宣傳力度,提高防治意識。“不要存在僥幸心理,要做好預防,避開高危行為。一旦被感染了,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
李在村告訴記者,只要發生了高危行為,就應該及時到醫院篩查。所謂的高危行為,是指與別人發生體液交換的行為,包括無保護性交、靜脈注射吸毒、使用未經檢測的血液或血制品、與他人共用牙刷、剃須刀等可能引起血液傳染的行為。
而一旦確診,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就需要長期定時吃藥,還需要定期隨訪。“農民工流動性大,又長期在外工作,缺乏家庭支持,往往很難做到。”邵英說,而且他們一般都住集體宿舍,很容易暴露身份。她曾接觸過一個農民工,工地的領導得知他得了艾滋病后,要趕他走,不僅不給工錢,還揚言要他賠錢。因為害怕被別的工友知道,尤其擔心一起打工的老鄉知道后,將此事傳回老家,他只能選擇忍氣吞聲。
很多人以為患了艾滋病,生活就徹底完了。李在村說,其實只要及時地進行正規治療,艾滋病患者是可以過上正常生活的。“1996年,佑安醫院治療的第一個艾滋病患者,至今還活著,而且很健康。而通過母嬰阻斷技術,醫院幾十個艾滋病患者擁有了健康的孩子。”
此外,要加大艾滋病的反歧視宣傳。邵英說,艾滋病是一種疾病,任何人都有可能得,不要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他們。幾年前,邵英接觸過一個從外地來京的患者。他已吃了兩年藥,但精神狀態一直不好,還存在抑郁傾向。詢問后才知道,每次他去當地醫院取藥時,醫護人員總是表現出害怕和躲避的神情。而且他不敢告訴家人,也不敢抱自己的孩子,心理壓力很大。
“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心理關愛也很重要,要疏導他們的情緒,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艾滋病。”邵英說,佑安醫院從1998年就成立了愛心家園,吸收社會各界的志愿者,為艾滋病患者提供物質、精神等方面的支持和幫助。
?
?
相關鏈接:
“隔壁老王”尾隨進屋欲不軌 女子自救:我有艾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