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一家互聯網公司都是一位漫威英雄,那每一年的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就堪稱《復仇者聯盟》。在這場中國互聯網的年度盛會中,值得關注的不僅有大佬的出場,也有互聯網不同領域和不同故事的碰撞, 2017年的中國互聯網圈,我們該記住哪些故事?
新消費 VS 新零售,是誰更創新?
創新是互聯網的天性,以“新”開頭的名詞也一定是互聯網最為關注的內容,巧得很,兩屆互聯網大會之間,剛好有一組“新”名詞引爆了整個互聯網的站隊。在去年互聯網大會前夕,阿里巴巴提出了“新零售”概念,強調對商品生產、流通與銷售的全過程進行改造,以互聯網依托,并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馬云甚至提出:未來電商平臺可能會消失。此言一出,立即引發贊同與爭議,例如京東跟著說 “第四次零售革命”,蘇寧也說 “智慧零售”等等。而在今年大會前夕,網易丁磊也提出了一個“新消費”概念,指出:零售離不開人這個基本核心,所有零售形式的演變,都源于對用戶需求的理解,以前,大家追求怎么能買得到,現在大家追求怎么買的更好、更有品,這個現象叫做“新消費”。丁磊甚至提出,“新消費”不局限于商品,也包含娛樂消費、以及更多的體驗型消費。 “新零售”和“新消費”盡管有交集,但更多的是不同,一邊是“人、貨、場景”,另一邊則是“真、善、美”,因此也吸引了不同的聯盟。得益于早一年提出,“新零售”吸引到了不少線下商超的加入,并將“雙11”延展至線下;而另一方面,“新消費”的踐行者網易考拉海購也拉攏到了如中信銀行中國移動、什么值得買、花間堂、小豬短租等盟友,將想象力延展至金融、通信、旅游、內容等各個層面。談零售概念的阿里、京東和蘇寧都以電商為主營業務,而以一直郵箱服務和游戲為主的網易,今年開始與電商大佬們頻頻過招,來勢洶洶。作為電商界的一批黑馬,網易憑借其跨境電商平臺網易考拉海購,近三年之內闖出一片天地,躍居跨境電商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還打出“線上Costco”的口號,令整個行業側目,未來發展勢頭不可小覷。而未來十年內,跨境電商引領的新消費或許將成為中國電商的一條主干道。
人工智能,是更大風口?還是格局已定?
人工智能也是互聯網界持之以恒的話題,今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也首次開設人工智能分論壇,論壇主題為“人工智能:讓生活更美好”。與之相關的2017中國互聯網圈的兩大新聞,竊以為非5月AlphaGo戰勝柯潔,以及11月中國科技部宣布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這兩件事莫屬。對于前者而言,人工智能在更大范圍內引起公眾的關注,一時間內,從互聯網金融到倉儲物流,從人臉識別到語音識別,無一不提及人工智能。甚至在杭州,還成立了一個“人工智能小鎮”,已經有170多個項目入駐。我們仿佛又見到那句名言:“在風口上,豬都會飛”。而后者卻有給了不少創業者以擔憂,在首批公布的人工智能國家隊名單里:百度公司負責自動駕駛;阿里云負責城市大腦;騰訊負責醫療影像;還有科大訊飛負責智能語音。看,三個是BAT,一個是國字號。難怪有媒體說,當BAT壟斷了互聯網之后,它們又集體轉型人工智能公司,搶占了下一個風口。但無論是更大風口還是格局已定,其實都不會影響人工智能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也不正如此前百度李彥宏的那句“既然無人駕駛已經收到了罰單,那距離量產還遠嗎?”
互聯網醫療,是春天已來?還是繼續等待?
在BAT一直關注的領域中,有一個領域一直未爆發,這就是互聯網醫療。尤其是去年春雨醫生的 創世人張銳的突然離世,一時之間似乎給這個行業的發展帶去很多不確定因素。毫無疑問,春雨醫生是當前互聯網醫療的一面旗幟,目前注冊用戶已經超過1億,其中醫生用戶40萬。春雨醫生只是當前互聯網醫療熱的一角,而無所不能的BAT也在這一領域不斷投下重注:阿里巴巴投資尋醫問藥網、華康全景網;騰訊投資掛號網、媽媽網、丁香園、糖大夫;百度投資就醫160 、醫護網、知我藥妝等。BAT還自建平臺,比如騰訊投資掛號網后,馬上在微信錢包中加入開通醫院掛號,用戶可看到本地醫院與醫生信息,直接在微信上掛號;百度也自設醫療平臺“拇指醫生”。對于互聯網巨頭而言,就醫難正使得互聯網醫療平臺成為剛需,而一切過去通過線下傳統方式解決不了的問題,互聯網似乎都能給出一個不算完美但有大幅改進的解決方案。據中國醫藥物資協會數據,截至去年底,行動醫療應用程式已超過2,000個。但在所有互聯網醫療平臺的 面前,還樹立這一座大山:如何盈利。目前,大部分互聯網醫療平臺預約并不向病人收費,收入只能來自付費問診以及醫療保險,這相較于投入杯水車薪。未來互聯網醫療行業的變現模式是否還有更多可能性?現在我們還未看見。另外根據最新消息,互聯網醫療相關內容并沒有成為今年的議題。
共享經濟,是先燒錢?還是先生存?
相較于互聯網醫療,共享經濟已成為中國互聯網發展的一張名片。從全球率先批準共享約車,到共享單車推廣到全世界,以及共享充電寶、共享豪華車等等,每個人都看好共享經濟成為一個風口。以北京、杭州等公共服務比較超前的城市為例,前幾年政府花大力氣在投放公共自行車打造城市名片,也趕不及互聯網一夜之間讓共享單車出現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從去年12月ofo走出校園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獲得多輪投資,到今年4月武漢與摩拜單車建成全國首條共享單車專用道、6月悟空單車和3Vbike宣布由于單車大量被盜而停運、7月深圳發出共享單車“禁騎令”,再到今年8月町町單車倒閉,成為首家跑路共享單車公司,大批用戶押金、余額無法退款,共享單車的整個興衰周期不到一年。這一變化,甚至連細分市場第三的小藍單車也不能幸免,盡管在行業中,小藍單車的產品品質最被看好,但高昂的成本與燒錢速度還是讓其退出了市場。其實這一場景不并不令人陌生,互聯網直播、互聯網小貸、甚至知識共享等也都面臨類似的場景。說到底,我們只是見證了一場資本與市場的角逐,是先擴張,還是先生存,這是一個永恒的難題。 2017年內值得討論的互聯網話題還有很多,加之“一帶一路”等重要事件的影響,會為中國互聯網帶來更多的變化。但無論變化如何,互聯網行業依然會面臨創新的挑戰和生存的困境,而還處于上升期,背后有消費升級做依托的新零售和新消費的爭鋒,也許會在這屆大會上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
?
相關鏈接:
世界互聯網大會明日開幕 將首次發布互聯網發展藍皮書?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