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的黃嘴白鷺。記者 羅津 攝
紅樹碧波水連天。多年來,海口多措并舉推動東寨港保護與修復,并取得卓有成效,紅樹林面積逐年擴大、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消失7年后重回東寨港……如今,海口民眾詩意般與它共棲共榮,一個濕地生態文明高地正在海上絲綢之路崛起。
嚴格管護
現有資源
讓紅樹林免
受外界干擾
毀林占地、非法獵捕、違法開發建設等對紅樹林的破壞極為嚴重,為防止這些行為的發生,我市從2016年開始了保護區邊界圍網建設工作,切斷了外界對保護區資源的干擾與破壞;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學設計巡護線路,開展不定時不定點巡護巡查,及時發現制止破壞保護區資源行為,今年共巡護巡查次數2846人次;對鳥類、昆蟲、河流水質、土壤、紅樹林生態因子等實施動態監測,今年來共監測次數2042人次;與有關部門聯合執法、開展專項行動,對破壞保護區資源的亂捕濫獵行為進行嚴厲打擊……
今年,海口市還開展保護區“2017年綠盾專項行動”,對環保部通過遙感監測所列保護區內114個疑似點位逐一核實排查。同時,大力開展紅樹林采種育苗工作,僅2016年就采摘各類紅樹林種子3200多斤,培育正紅樹、紅海欖、秋茄、桐花樹等各類紅樹林苗木29.8萬多株;并聘請業內有關專家對紅樹林種質資源圃項目進行規劃設計,開展珍稀瀕危紅樹植物紅欖李培育等。
此外,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轄區內河流、養殖塘、餐飲業、閘門、水庫及其他污染源等開展全面調查和監控工作。調查顯示,保護區內共有排污口381處,其中養殖排污口330處,生活排污口22處,排洪排污口29處;管理局還將嚴密對這些排污口進行監控和干預,及時向市、區環保部門反映報告情況,確保保護區水質和環境不受污染影響。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