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上午,在擁有70多座橋的水鄉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四度花開。
今年,這場全球網絡年度盛會的主題是“發展數字經濟促進開放共享——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來自五大洲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名嘉賓將在三天的時間里,研判數字世界的現狀與未來。
會前,習近平主席發來賀電,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并以他個人的名義,向大會的召開致以熱烈的祝賀,向出席會議的各國代表、國際機構負責人和專家學者、企業家等各界人士表示誠摯的歡迎,希望大家集思廣益、增進共識,深化互聯網和數字經濟交流合作,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更好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就像大會的主題表明的,互聯網之光照亮的,是一個共享讓夢想觸手可及,開放讓命運沒有隔閡的新時代。
三十年,三個表情
如果有機會向中國互聯網問出“三十年心路歷程”這個頗為老套的問題,也許在屏幕上我們會收到三個表情作為答案。
第一個表情是好奇
?
30年前的9月20日,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從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的小樓里發出:“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過長城,到達世界的每個角落”),這是西方世界第一次通過互聯網聽到中國的聲音。
但是,這并不算真正嚴格意義上的中國互聯網元年。1994年4月20日,中國終于實現了與國際互聯網的第一條TCP/IP全功能鏈接。1995年6月電信總局分別在北京、上海設立接入美國的64K專線,開始向社會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
從這根64K國際信道往時空的維度延伸,網絡在另一個空間拓展著中國開放的深度和廣度,中國不僅到達了世界的每個角落,世界的每個角落也同樣到達了中國。
互聯網的神奇讓人驚嘆,“地球村”不再是一個比喻,世界真的變得“雞犬之聲相聞”。 1996年秋天,北京中關村的一處街角豎起了一塊巨大的廣告牌:“中國人離信息高速公路有多遠?——向北1500米。”
90年代后期,網易、搜狐、新浪相繼成立,若干年后,人們開始以web1.0稱呼這段中國互聯網在好奇中飛速發展的黃金時代。
第二個表情是擔憂
?
懷著對未來無限可能的憧憬,人類邁過了千禧年的大門,但門后響徹的是互聯網世界的冰與火之歌。
一方面,在不計盈虧只求“快速變大”的戰略理念下,互聯網行業依賴風險資本在股票市場實現了令人咂舌的紙面富貴,又在2000年3月轟然倒塌。
?
一時之間,人們在會議結束后低聲討論的,都是“互聯網泡沫”、轉型與裁員,互聯網仿佛進入冰河時代。
而在線上,中國網絡迎來了一個個“元年”:網絡游戲元年、網絡文學元年、博客元年、社交網站元年、微博元年……
?
與此相對應的是一個個網絡發展的節點引發社會的擔心:沉迷網游的未成年人何去何從?言論在網絡上的界限到底在哪里?社交網站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還是相反?微博為何總讓公共事件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
2002年6月16日,一把火從線上燒到線下,北京藍極速網吧著起了大火,25條年輕的生命永遠消失。
?
縱火的是4個未成年人,其中一人還不滿14周歲。縱火的原因,僅僅是因為和網吧的管理員發生了糾紛。
在網吧附近一位大媽一語成讖:
“其實這場火早晚要燒起來的,這是報應啊。什么事都敢做,就是沒有人管。”
幸而這不是結束
互聯網隨即發來了第三個表情:擁抱
?
中國互利網迎來的,不是恐慌之下的封閉與禁絕,而是監管與調整、鼓勵與引導。
中國互聯網雖有曇花一現,也有擊鼓傳花,但卻更為成功地實現了產業沉淀:如今的行業領導者們,是在上世紀末誕生的騰訊與三大門戶網站,是在本世紀初起飛的騰訊與淘寶。
?
中國以最大的熱情去擁抱互聯網,如今的中國互聯網,不只是天才的戰場與資本的舞臺,更是全體國人的數字家園。
習近平總書記說:“互聯網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巨大變化,對很多領域的創新發展起到很強帶動作用。”
?
從30年前第一封電郵向世界打招呼,到30年后,在中國街頭,智能手機成為大眾“標配”,互聯網變得不可或缺。如今,中國的GDP達80萬億元,穩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位置。
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中國奇跡的背后,是對歷史機遇的深刻把握。
回望三十年,中國互聯網從無到有,從大到強,跳過了數字世界的“中等收入陷阱”,不可謂不驚險。
其中的秘訣是什么?
從任性到治理
關鍵詞只有一個:互聯網治理。
發明于美國的互聯網,最早的互聯網精神,帶著來自硅谷的網絡嬉皮士們的無政府主義的“自由”。
?
一個最為典型的例子,是二十年前約翰·佩里·巴洛在《賽博網絡空間獨立宣言》開篇所寫的:
“工業世界的政府,你們這些令人厭倦的肉體和鋼鐵的巨人,我來自網絡空間,思維的新家園。我以未來的名義要求,屬于過去的你們不要干涉我們的自由。我們不歡迎你們。在我們的聚集之處,你們不享有主權。”
這種傲慢,與西方古老的詭秘一拍即合:“我來,我見,我征服”,以自由的名義,掩護著霸權。
在這樣的背景下,倒退10年互聯網用戶們談論的都是“數字化生存” “在互聯網上,沒人知道你是一條狗”。
?
聽起來很有趣,但兩廂結合,結出的卻絕非輕描淡寫的“陽光之下總有陰暗”。比如社交網絡上大行其道的煽動仇恨言論,比如深網、暗網中肆意流動的兒童色情、殺戮游戲乃至21世紀的奴隸貿易。借著自由的遮掩,它們在網絡上滋長、發酵,再倒灌回線下世界。
線上線下,都是現實。
各國逐漸意識到,不受限制的互聯網自由實際上就是對自由的限制。但是,誰來打破霸權,如何跳出這唯一范式?
是中國,是中國的“互聯網治理”思維——
?
如果我們認同互聯網事關人類命運,就不能讓網絡成為重復“試錯—丟棄”的試煉場;
如果我們認同互聯網事關秩序與安全,就不能容忍超出法律底線的言行借著“網絡寬容”各行其是;
如果我們認同互聯網事關全體國民的共同福祉,就不能容忍僅因資本無利可圖,就讓不發達地區的群眾永遠生活在數字鴻溝的谷底,無從享受數字時代的均等化網絡服務。
?
互聯網需要管起來,哪怕是為了互聯網自身。下一個問題是,如何不損害互聯網精神,又實現有效治理?
引領未來的四項原則
中國互聯網治理跳不過去的里程碑,是2015年12月16日。
這一天,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講話中,提出了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的四項原則:尊重網絡主權、維護和平安全、促進開放合作、構建良好秩序。
?
網絡世界,國家主權是不容退讓的底線。各個國家的發展階段與國情不同,有自己獨特的發展道路。沒有任何一種網絡治理模式具有普適性的天然道德優勢。因此,尊重網絡主權,就是尊重各個國家平等地對本國網絡空間進行治理的權利。
在當前,利用網絡進行的恐怖、淫穢、販毒、洗錢、賭博犯罪,已經成為了數字時代的“黑五類”,令各國政府頭痛不已。互聯網的特性,意味著隔岸觀火必將引火燒身。世界的和平安全,需要網絡空間的整體和平安全。這是維護和平安全原則的題中之義。
?
互聯網時代的經濟學,是隨著連通節點增多而發生的效益指數式增長,而不是傳統的零和博弈。
每一個新節點的加入,會讓互聯網整體收獲前所未有的利益,而已有連接的斷開,也會造成越來越無法承擔的損失。因此,互聯網治理必須堅持開放、共享的精神,促進共同合作。
互聯網的生命就在互聯,互聯是開放和合作,中國對互聯網的重視,就是對開放的承諾。
?
如何保障主權、安全與開放合作?回答只有法治維護下的秩序。
只有借助于互聯網法治,構建開放透明的網絡秩序,讓網絡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明了權利與義務,讓網絡秩序的管理者、監督者明確職權與責任,才能通過秩序維護真正的自由。
“互聯網是人類的共同家園,讓這個家園更美麗、更干凈、更安全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從片面強調不受管理的自由到互聯網治理,中國為人類的數字命運及時貢獻了新的智慧。今天,中國與全人類仍在一同探索。
?
如果我們承認在網絡時代,每個人類個體的命運與全人類密切相關,那么我們便已生活在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之中。
在這個時代,中國互聯網治理的出發點,在一句網絡名言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達: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
?
相關鏈接:
人工智能會超越人類? 互聯網大佬齊發聲:不可能!
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 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去年超22萬億
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開幕 習近平賀信重點談了這件事
大型“互聯網+”雙心醫學真實世界研究啟動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